【麻痹大意拼音(讀音)】:má bì dà yì
【麻痹大意近義詞】:掉以輕心、漫不經心 類似成語
【麻痹大意反義詞】:全神貫注、專心致志
【麻痹大意成語用法】:無
麻痹大意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麻痹大意的意思解釋:
指粗心、疏忽,對事物不敏感,失去警惕性。
麻痹:肢體某部位失去了知覺的一種疾病。比喻失去警惕,粗心大意。巴金《堅強戰士》:“我要當心,不能麻痹大意,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。”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在一般情況下,人民內部矛盾不是對抗性的。但是如果處理得不適當,或者失去警覺,麻痹大意,也可能發生對抗。”《雷鋒日記選·1961年9月21日》:“汽車、油庫、國家的許多財產,全連的安全,都掌握在衛兵的手里,如果麻痹大意,不提高警惕,萬一敵人破壞,那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多大的損失!”
- 麻痹大意成語釋義:
麻痹大意,漢語成語,讀音是mábìdàyì,比喻失去警覺。指粗心、疏忽,對事物不敏感,失去警惕性。出自《堅強戰士》。
- 麻痹大意出處:
巴金《堅強戰士》:“我要當心,不能麻痹大意,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。”
- 麻痹大意典故:
- 麻痹大意造句:
工作上的麻痹大意,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。
- 麻痹大意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麻痹大意成語繁體:
- 麻痹大意成語正音:
- 痹,不能讀作“pì”。
- 麻痹大意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麻痹大意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麻痹大意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麻痹大意類似成語:
【疏忽大意】: 經常不集中注意力,粗心
【粗心大意】: 粗:粗蔬。指做事馬虎,不細心。
【麻痹不仁】: 指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沒有感覺。
- 麻痹大意成語接龍:
麻痹不仁→仁漿義粟→粟紅貫朽→朽棘不彫→彫章鏤句→句櫛字比→比量齊觀→觀過知仁→仁者能仁→仁人志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饑己溺→溺心滅質→質而不野→野心勃勃→勃然奮勵→勵精求治→治國安民→民貴君輕→輕于鴻毛→毛手毛腳→腳不沾地→地曠人稀→稀世之寶→寶馬香車→車塵馬足→足不履影→影只形孤→孤寡鰥獨→獨一無二→二八女郎→郎才女姿→姿意妄為→為善最樂→樂昌分鏡→鏡花水月→月黑風高→高門大屋→屋烏推愛→愛人以德→德隆望尊→尊己卑人→人滿為患→患難之交→交口同聲→聲音笑貌
麻痹大意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麻痹大意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麻痹大意讀音拼音怎么寫,麻痹大意近義詞、麻痹大意反義詞、麻痹大意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abiday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