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步之才拼音(讀音)】:qī bù zhī cái
【七步之才近義詞】:文不加點、倚馬可待 類似成語
【七步之才反義詞】:呆頭呆腦
【七步之才成語用法】:無
七步之才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七步之才的意思解釋:
形容才思敏捷。 >> 七步之才的故事
- 七步之才成語釋義:
“七步之才”這個成語出自《世說新語》。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詩之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氣,文思敏捷。
- 七步之才出處:
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;應聲便為詩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慚色。”
- 七步之才典故:
曹操死后長子曹丕繼位。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,便先下手為強,奪了二弟曹彰的兵權;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。此時就剩下老三曹植,曹丕深恨之。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,然后以“兄弟”為題即興吟詩一首,但詩中卻不能出現(xiàn)“兄弟”二字,成則罷了,不成便要痛下殺手。曹植不假思索,立刻脫口而出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――這便是赫赫有名的“七步成詩”。曹丕聽了以后潸然淚下,沒下得了手,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(xiāng)侯。
- 七步之才造句:
她文思敏捷,在大學中文系讀書時,就被同學們稱為七步之才。
- 七步之才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七步之才成語繁體:
- 七步之才成語正音:
- 之,不能讀作“zī”。
- 七步之才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七步之才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七步之才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七步之才類似成語:
【一介之才】: 指微小的才能。
【七尺之軀】: 軀:身體。成年男子的身軀。
【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】: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。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,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。
【七步八叉】: 相傳曹植七步成詩,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【七步奇才】: 有七步成詩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氣,文思敏捷
【七步成章】: 稱人才思敏捷。同“七步成詩”。
- 七步之才成語接龍:
七步之才→才氣無雙→雙桂聯(lián)芳→芳蘭竟體→體規(guī)畫圓→圓顱方趾→趾踵相接→接二連三→三分鼎立→立竿見影→影影綽綽→綽綽有裕→裕國足民→民有菜色→色飛眉舞→舞鳳飛龍→龍雛鳳種→種學績文→文房四藝→藝不壓身→身輕言微→微服私行→行崄僥幸→幸災樂禍→禍及池魚→魚書鴈信→信而有征→征斂無度→度日如年→年壯氣銳→銳挫氣索→索隱行怪→怪聲怪氣→氣消膽奪→奪胎換骨→骨肉相連→連三接四→四平八穩(wěn)→穩(wěn)步前進→進退出處→處之晏然→然糠自照→照螢映雪→雪窗螢火→火耨刀耕→耕當問奴
七步之才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七步之才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七步之才讀音拼音怎么寫,七步之才近義詞、七步之才反義詞、七步之才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qibuzhica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