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步成章拼音(讀音)】:qī bù chéng zhāng
【七步成章近義詞】:七步成詩、七步奇才、七步之才 類似成語
【七步成章反義詞】:整整齊齊
【七步成章成語用法】:無
七步成章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七步成章的意思解釋:
稱人才思敏捷。同“七步成詩”。 >> 七步成章的故事
- 七步成章成語釋義:
三國時期,曹操的小兒子曹植才思敏捷,哥哥曹丕廢掉漢獻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,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,曹植作詩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曹丕還嫌七步成章太慢,又要求應聲作詩。
- 七步成章出處:
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十九回:“丕又曰:‘七步成章,吾猶以為遲。汝能應聲而作詩一首否?’”
- 七步成章典故:
- 七步成章造句:
休道是七步成章。★明·高明《琵琶記·杏園春宴》
- 七步成章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七步成章成語繁體:
- 七步成章成語正音:
- 七步成章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七步成章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七步成章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七步成章類似成語:
【七步之才】: 形容才思敏捷。
【七步八叉】: 相傳曹植七步成詩,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【七步奇才】: 有七步成詩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氣,文思敏捷
【七步成詩】: 稱人才思敏捷。
【下筆成章】: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。形容寫文思敏捷。
【五步成詩】: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。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。
- 七步成章成語接龍:
七步成章→章決句斷→斷無此理→理屈詞窮→窮兒暴富→富貴顯榮→榮宗耀祖→祖龍之虐→虐老獸心→心長綆短→短兵相接→接踵而來→來因去果→果熟蒂落→落魄不偶→偶燭施明→明恥教戰→戰不旋踵→踵跡相接→接袂成帷→帷燈篋劍→劍拔弩張→張徨失措→措手不及→及瓜而代→代人受過→過門不入→入吾彀中→中風狂走→走投無路→路不拾遺→遺風余思→思斷義絕→絕口不道→道義之交→交淺言深→深根蟠結→結結巴巴→巴三覽四→四分五落→落阱下石→石沉大海→海沸山裂→裂裳裹足→足趼舌敝→敝帷不棄
七步成章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七步成章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七步成章讀音拼音怎么寫,七步成章近義詞、七步成章反義詞、七步成章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qibuchengzha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