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捉襟見肘拼音(讀音)】:zhuō jīn jiàn zhǒu
【捉襟見肘近義詞】:衣不蔽體、衣衫襤褸、百孔千瘡、左支右絀 類似成語
【捉襟見肘反義詞】:綽有余裕、綽綽有余、完美無缺
【捉襟見肘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非常貧困
捉襟見肘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捉襟見肘的意思解釋:
拉一拉衣襟,就露出臂肘。形容衣服破爛。比喻顧此失彼,窮于應付。 >> 捉襟見肘的故事
襟:衣襟。見:同“現”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。形容衣服破爛。比喻困難重重,應付不過來?!肚f子·讓王》:“曾子居衛……三日不舉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纓絕,捉衿而肘見,納履而踵決?!碧啤だ钌屉[《上尚書范陽公啟三首》:“捉襟見肘,免類于前哲;裂裳裹踵,無取于昔人。”宋·陸游《劍南詩稿·衰疾》:“衰疾支離負圣時,猶能采菊傍東籬,捉衿見肘貧無敵,聳膊成山瘦可知。”清·薛雪《一瓢詩話·一八五》:“分題拈配,才有好詩,一遇牽合,未免捉襟露肘?!币嘧鳌白今埔娭狻?、“捉襟露肘”、“捉襟肘見”。
- 捉襟見肘成語釋義:
捉襟見肘出自《莊子·讓王》:“曾子居衛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纓絕,捉襟而肘見,納履而踵決?!背烧Z解釋: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,形容衣服破爛。比喻顧此失彼,窮于應付。襟,衣襟;肘,胳膊肘;見,這里是現,通假字,呈現、露出。
- 捉襟見肘出處:
《莊子·讓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纓絕,捉襟而肘見,納履而踵決?!?/p>
- 捉襟見肘典故:
曾子在衛國的時候,常常三天也做不了一次飯,十年也沒做一件衣服,整一整帽子帽帶就會斷,整一整衣襟胳臂肘就會露出來,可他高唱《商頌》的聲音充塞天地之間,象敲響的鐘磬。
魯國國君派人去給他贈送采邑,對他說:“請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。”曾子不接受,使者又去了,曾子還不接受。使者說:“這不是先生您向國君要求的,而是國君要奉送您的,為什么不接受呢?”曾子說:“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贈送的人,贈送的人往往對接受的人表現出驕縱,能不能使國君贈給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,我很擔心這一點啊 !”
- 捉襟見肘造句:
平時所過的早就是捉襟見肘的生活,更那有什么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?(郭沫若《學生時代·創造十年》)
- 捉襟見肘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捉襟見肘成語繁體:
- 捉襟見肘
- 捉襟見肘成語正音:
- 肘,不能讀作“cùn”。
- 捉襟見肘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捉襟見肘成語結構:
- 連動式成語
- 捉襟見肘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捉襟見肘類似成語:
【捉奸見雙,抓賊見贓】: 奸:通奸;贓:贓物。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,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。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
【捉奸見雙,拿賊要贓】: 奸:通奸。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,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。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
【捉奸見雙,捉賊見贓】: 奸:通奸。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,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。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
【捉奸見雙,捉賊見贓,殺人見傷】: 奸:通奸;贓:贓物。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
【捉奸見床】: 奸:通奸。捉拿奸情,必須發現在床上確有奸情
【捉衿見肘】: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。
- 捉襟見肘成語接龍:
捉襟見肘→肘腋之患→患至呼天→天下歸心→心癢難抓→抓乖賣俏→俏成俏敗→敗國喪家→家破人亡→亡魂喪魄→魄散魂消→消愁解悶→悶悶不樂→樂新厭舊→舊調重彈→彈指之間→間不容發→發憤圖強→強枝弱本→本位主義→義無旋踵→踵決肘見→見經識經→經國大業→業業矜矜→矜智負能→能工巧匠→匠石運金→金雞獨立→立命安身→身不遇時→時來運來→來蹤去路→路見不平→平地登云→云開霧散→散帶衡門→門衰祚薄→薄物細故→故作高深→深惟重慮→慮周藻密→密鑼緊鼓→鼓吻弄舌→舌鋒如火→火盡灰冷
捉襟見肘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捉襟見肘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捉襟見肘讀音拼音怎么寫,捉襟見肘近義詞、捉襟見肘反義詞、捉襟見肘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zhuojinjianzhou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