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與虎謀皮拼音(讀音)】:yǔ hǔ móu pí
【與虎謀皮近義詞】:海中撈月、枉費心機、水中撈月 類似成語
【與虎謀皮反義詞】:行之有效、立竿見影
【與虎謀皮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
與虎謀皮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與虎謀皮的意思解釋:
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。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,絕對辦不到。 >> 與虎謀皮的故事
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。比喻與所謀者利害相對立,事情必定不成功。梁啟超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第三章:“你左想右想,總是望著政府,這不是向那老虎商量,要他皮嗎?”孫中山《解決時局問題之演講·大亞細亞主義》:“要請在亞洲的歐洲人,都是和平的退回我們的權利,那就像與虎謀皮,一定是做不到的。”周恩來《關于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》:“過去與蔣介石談判,正如陳嘉庚先生在一九四六年打給我的電報中所說,是‘無異與虎謀皮。’”
- 與虎謀皮成語釋義:
與虎謀皮,同老虎商量,要剝下它的皮。比喻跟所謀求的對象有利害沖突,決不能成功。后多指跟惡人商量,要他犧牲自己的利益,一定辦不到。本作“與狐謀皮”。語出孫中山《大亞洲主義》:“要請在亞洲的歐洲人,都是和平的退回我們的權利,那就象與虎謀皮,一定是做不到的。”續范亭《學習漫談》:“現在想起來,實際上是做了三十年與虎謀皮的事,幾乎被虎吃了。”
- 與虎謀皮出處:
《太平御覽》卷二0八引《符子》:“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- 與虎謀皮典故:
周朝時,有個人愛胡思亂想。
有一次,他想得到一件狐皮袍子。于是他進城去店鋪挑選。店里貨色不少,可是價格昂貴。他垂頭喪氣地離開店鋪,因為他拿不出這許多錢。忽然,他突發奇想,連忙出城直奔山林。他找到了狐貍,求狐貍送他一張狐皮。狐貍聽后拔腿就逃,帶著全家藏進深山。這個呆子不死心,又去捉羊討肉吃。羊立刻大呼小叫,領著羊群躲到山坳去了。結果,這個呆子兩手空空,一無所獲。
成語“與虎謀皮”由“與狐謀皮”演化而來。比喻向壞人索取,枉費心機。
- 與虎謀皮造句:
要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侵華野心,無異于與虎謀皮。
- 與虎謀皮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與虎謀皮成語繁體:
- 與虎謀皮
- 與虎謀皮成語正音:
- 謀,不能讀作“mú”。
- 與虎謀皮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與虎謀皮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與虎謀皮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與虎謀皮類似成語:
【與狐謀皮】: 比喻所謀之事有害于對方的切身利益,終難達到目的。
【與羊謀羞】: 謀:商量;羞:珍羞,精美的食物。跟羊商量要它的肉。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,絕對辦不到。
【與虎添翼】: 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幫助壞人,增加惡人的勢力。
- 與虎謀皮成語接龍:
與虎謀皮→皮破血流→流芳千古→古道熱腸→腸肥腦滿→滿臉春色→色仁行違→違時絶俗→俗下文字→字里行間→間不容息→息息相關→關門閉戶→戶樞不蠹→蠹國害民→民有菜色→色膽迷天→天臺路迷→迷涂知反→反正撥亂→亂作胡為→為民請命→命在朝夕→夕陽西下→下筆成章→章決句斷→斷章摘句→句比字櫛→櫛沐風雨→雨簾云棟→棟梁之材→材雄德茂→茂林修竹→竹籬茅舍→舍近即遠→遠求騏驥→驥子龍文→文人墨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饑己溺→溺心滅質→質傴影曲→曲意奉迎→迎頭痛擊→擊壤鼓腹→腹背之毛
與虎謀皮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與虎謀皮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與虎謀皮讀音拼音怎么寫,與虎謀皮近義詞、與虎謀皮反義詞、與虎謀皮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yuhumoupi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