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言不及義拼音(讀音)】:yán bù jí yì
【言不及義近義詞】:胡言亂語、鬼話連篇、信口開河 類似成語
【言不及義反義詞】:一語破的、一針見血、言之有理
【言不及義成語用法】: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
言不及義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言不及義的意思解釋:
及:涉及;義:正經的道理。指凈說些無聊的話,沒有一句正經的。
及:涉及,關系到。義:正義,指正經的事情或道理。所說的話沒有一句說到正經的道理或事情。指不說正經話,盡說些無聊的話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子曰:‘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,難矣哉!’”《魏書·陽尼列傳》:“臣位卑識昧,言不及義,屬圣明廣訪,敢獻瞽言。”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〇四回:“他倆個便無話不談,真所謂‘言不及義’,那里有好事情串出來。”
- 言不及義成語釋義:
言不及義(yánbùjíyì),形容說話內容無聊或說不到問題的關鍵所在。只說些無聊的話,不涉及正經道理。出自《論語·魏靈公》。
- 言不及義出處:
《論語·魏靈公》:“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,難矣哉!”
- 言不及義典故:
- 言不及義造句:
真所謂“言不及義”,那里有好事情串出來。(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四回)
- 言不及義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言不及義成語繁體:
- 言不及義
- 言不及義成語正音:
- 及,不能讀作“jì”。
- 言不及義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言不及義成語結構:
- 主謂式成語
- 言不及義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言不及義類似成語:
【你不仁,我不義】: 你不講仁義道德,我也就不道義了
【利不虧義】: 有利在前,能夠不虧損正義。
【急不及待】: 急得不能等待。形容心懷急切或形勢緊迫。同“急不可待”。
【朝不及夕】: 形容情況危急。
【猝不及防】: 猝:突然,出其不意。事情來得突然,來不及防備。
【窮不失義】: 義:禮義。雖然窮困,但不失禮義。
- 言不及義成語接龍:
言不及義→義正詞嚴→嚴霜烈日→日暖風和→和衣而臥→臥不安枕→枕麹藉糟→糟糠之妻→妻兒老小→小腳女人→人心惟危→危言正色→色絲虀臼→臼頭深目→目濡耳染→染神亂志→志同道合→合衷共濟→濟弱鋤強→強食靡角→角戶分門→門可張羅→羅敷有夫→夫榮妻貴→貴壯賤老→老態龍鐘→鐘鳴漏盡→盡多盡少→少不經事→事無常師→師出有名→名山事業→業業兢兢→兢兢干干→干啼濕哭→哭天抹淚→淚流滿面→面紅耳赤→赤誠相待→待賈而沽→沽譽釣名→名落孫山→山清水秀→秀色可餐→餐風宿露→露宿風餐
言不及義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言不及義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言不及義讀音拼音怎么寫,言不及義近義詞、言不及義反義詞、言不及義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yanbujiy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