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循名責實拼音(讀音)】:xún míng zé shí
【循名責實近義詞】:顧名思義、實事求是 類似成語
【循名責實反義詞】:徒慕虛名、名實不符
【循名責實成語用法】:偏正式;作主語、謂語;指要名實相符
循名責實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循名責實的意思解釋:
循:依照;責:要求。按著名稱或名義去尋找實際內容,使得名實相符。
責:求。按照名稱來考核實際內容,要求名副其實。《鄧析子·轉辭篇》:“故無形者有形之本,無聲者有聲之母。循名責實,實之極也;按實定名,名之極也。參以相平,轉而相成,故得之形名。”《韓非子·定法》:“今申不害言術,而公孫鞅為法。術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責實,操殺生之柄,課群臣之能者,此人主之所執也。”《管子·九守·督名》:“循名而督實,按實而定名。”《鄧析子·無厚》:“上循名以督實。下奉教而不違。”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故有道之主,滅想去意,清虛以待不伐之言、不奪之事,循名責實,使有司任而弗詔,責而弗教。”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第一百三十卷:“若夫按名責實,參伍不失,此不可不察也。”《漢書·宣帝紀贊》:“孝宣之治,信賞必罰,綜核名實。”三國·魏·傅嘏《難劉劭考課法論》:“夫建官均職,清理民物,所以務本也;循名考實,糾勵成規,所以治末也。”《晉書·劉弘傳》:“皆功行相參,循名校實,循條列行狀,公文具上。”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譬諸木犬,猶彼泥龍,循名督實,事歸烏有。”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章表》:“以章造闕,風矩應明;表以致禁,骨采宜耀。循名課實,以章為本者。”南朝·梁·蕭綱《儀同徐勉墓志銘》:“舉直斥偽,校名責實,朝有進賢,野無遺逸。”唐·薛登《請選舉擇賢才疏》:“文則試以效官,武則令其守御,始既察言觀行,中亦循名責實,自然僥幸濫吹之伍無所藏其妄庸。”唐·元稹《戒勵風俗德音》:“中代以還,爭端斯起,掩抑其言則專蔽,誘掖其說則侵誣,自非責實循名,不能彰善癉惡。”唐·劉知幾《史通·題目》:“魚豢、姚察著魏、梁二史,巨細畢載,蕪累甚多,而俱榜之以略,考名責實,奚其爽歟!”又《史通·本紀》:“霸王者,即當時諸侯,諸侯而稱本紀,求名責實,再三乖謬。”唐·陸贄《陸宣公文集·一·請許臺省長官薦舉屬吏狀》:“考精在于按名責實,宰臣之序進是也。”宋·汪應辰《文定集·及第謝丞相啟》:“朝廷有責實之政,君相有知人之明。如其不然,何以得此?”亦作“循名考實”、“循名校實”、“求名責實”、“按名責實”、“按明責實”、“校名責實”、“綜核名實”。
- 循名責實成語釋義:
拼音:xúnmíngzéshí按照名稱來考察實際內容,要求名實相符。釋義循:依照;責:要求。按著名稱或名義去尋找實際內容,使得名實相符。
- 循名責實出處:
《韓非子·定法》:“術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責實,操生殺之柄,課群臣之能者也,此人主之所執也。”
- 循名責實典故:
- 循名責實造句:
(1)我們應當循名責實,實事求是,切不可做表面文章。(2)對干部的要求應該是循名責實。
- 循名責實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循名責實成語繁體:
- 循名責實
- 循名責實成語正音:
- 責,不能讀作“zhé”。
- 循名責實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循名責實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循名責實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循名責實類似成語:
【虧名損實】: 虧:損耗。名和實都受到損失
【異名同實】: 名稱不同,實質一樣。
【征名責實】: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實,就其言而觀其行,以求名實相符。亦作“循名責實”。
【循名校實】: 循:依照;校:查對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【循名核實】: 猶言循名責實。按著名稱或名義去尋找實際內容,使得名實相符。
【循名督實】: 循:依照;督:督責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- 循名責實成語接龍:
循名責實→實至名歸→歸正邱首→首尾相繼→繼繼存存→存亡續絕→絕代佳人→人亡物在→在色之戒→戒奢寧儉→儉故能廣→廣種薄收→收視反聽→聽風聽水→水到魚行→行思坐想→想方設法→法出多門→門階戶席→席豐履厚→厚德載福→福壽年高→高下任心→心摹手追→追風掣電→電照風行→行若無事→事火咒龍→龍馬精神→神工鬼斧→斧鉞之誅→誅求無度→度己失期→期期艾艾→艾發衰容→容頭過身→身手敏捷→捷足先登→登高一呼→呼天叩地→地主之誼→誼不容辭→辭不達意→意在言外→外寬內明→明刑弼教
循名責實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循名責實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循名責實讀音拼音怎么寫,循名責實近義詞、循名責實反義詞、循名責實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xunmingzesh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