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未雨綢繆拼音(讀音)】:wèi yǔ chóu móu
【未雨綢繆近義詞】:有備無患、防患未然 類似成語
【未雨綢繆反義詞】:臨渴掘井
【未雨綢繆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事先準備
未雨綢繆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未雨綢繆的意思解釋:
綢繆:緊密纏縛。天還沒有下雨,先把門窗綁牢。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。 >> 未雨綢繆的故事
綢繆:用繩索纏捆,引申為修補。趁著還沒下雨,先修繕房屋門窗。比喻事先做好防備工作。《詩經(jīng)·豳風·鴟A》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”清·陸隴其《三魚堂文集·六·答川沙王守備》:“茲承教,并將禁條頒示,具見親臺留意巡防,未雨綢繆之思。”〔辨誤〕“繆”不能念成“miào或miù”。
- 未雨綢繆成語釋義:
趁著天沒下雨,先修繕房屋門窗,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,預防不必要的事發(fā)生。綢繆:緊密纏縛,引申為修繕。
- 未雨綢繆出處:
《詩經(jīng)·豳風·鴟號》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”
- 未雨綢繆典故:
1. 武王滅紂后,封管叔、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,以監(jiān)視殷遺民,號三監(jiān)。武王薨,成王年幼繼位,由叔父周公輔政,致三監(jiān)不滿。管叔等散布流言,謂周公將不利于成王。周公為避嫌疑,遠離京城,遷居洛邑。不久,管叔等人與殷紂王之子武庚勾結(jié)行叛。周公乃奉成王命,興師東伐,誅管叔、殺武庚、放蔡叔,收殷余民。周公平亂后,遂寫一首《鴟鸮》詩與成王。其詩曰: “趁天未下雨,急剝桑皮,拌以泥灰,以縛門窗。汝居下者,敢欺我哉?”周公詩有諷諫之意,望成王及時制定措施,以止叛亂陰謀。成王雖心中不滿,然未敢責之。
2. “詩經(jīng)”中有一篇標題為“鴟鸮”的詩,描寫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鳥,仍然在辛勤的筑巢,其中有幾句詩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今此下民,或敢侮予!”意思是說: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,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,只有把巢堅固了,才不怕人的侵害。
后來,大家把這幾句詩引伸為“未雨綢繆”,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,以免臨時手忙腳亂。
- 未雨綢繆造句:
那是不關(guān)我教習的事,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。(清·無名氏《官場維新記》第四回)
- 未雨綢繆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未雨綢繆成語繁體:
- 未雨綢繆
- 未雨綢繆成語正音:
- 繆,不能讀作“miào”。
- 未雨綢繆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未雨綢繆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
- 復雜式成語
- 未雨綢繆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未雨綢繆類似成語:
【桑土綢繆】: 比喻勤于經(jīng)營,防患未然。
- 未雨綢繆成語接龍:
未雨綢繆→繆力同心→心直口快→快心滿意→意氣揚揚→揚威曜武→武爵武任→任其自流→流水行云→云趨鶩赴→赴險如夷→夷然自若→若離若即→即事窮理→理直氣壯→壯發(fā)沖冠→冠山戴粒→粒米束薪→薪桂米珠→珠光寳氣→氣宇軒昂→昂昂不動→動心忍性→性命交關(guān)→關(guān)懷備至→至誠高節(jié)→節(jié)上生枝→枝附葉著→著述等身→身單力薄→薄唇輕言→言約旨遠→遠涉重洋→洋為中用→用之不竭→竭澤而漁→漁陽鼙鼓→鼓樂齊鳴→鳴鶴之應→應天從人→人貧智短→短嘆長吁→吁地呼天→天高云淡→淡而不厭→厭難折沖
未雨綢繆成語相關(guān)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未雨綢繆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未雨綢繆讀音拼音怎么寫,未雨綢繆近義詞、未雨綢繆反義詞、未雨綢繆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weiyuchoumo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