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尾大不掉拼音(讀音)】:wěi dà bù diào
【尾大不掉近義詞】:尾大難掉 類似成語
【尾大不掉反義詞】:揮灑自如
【尾大不掉成語用法】:無
尾大不掉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尾大不掉的意思解釋:
掉:搖動。尾巴太大,掉轉不靈。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,無法指揮調度。現比喻機構龐大,指揮不靈。 >> 尾大不掉的故事
掉:擺動。尾巴太大不易擺動。①比喻下屬的勢力過分強大,不服從指揮調度。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《舊唐書·朱克融等傳論》:“二百余年,自相崇樹,雖朝廷有時命帥,而世人多務逐君。習若忘非,尾大不掉,非一朝一夕之故也。”清·吳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八卷:“舒大人弄到后來,也曉得尾大不掉,卻又沒法子想,只想換個地方。”亦作“尾大難掉”、“末大不掉”。②比喻事物因輕重關系倒置,形成難以駕馭的局面。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張友諒始末》:“今乘尾大不掉之舟,損兵弊甲,遲遲與吾相持。”朱自清《〈你我〉自序》:“《你我》原想寫一篇短小精悍的東西,變成那樣尾大不掉,卻非始料所及。”
- 尾大不掉成語釋義:
尾大不掉,掉:搖動。尾巴太大,掉轉不靈。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,無法指揮調度。現比喻機構龐大,指揮不靈。
- 尾大不掉出處:
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
- 尾大不掉典故:
春秋時,楚國國君楚靈王于公元前531年在城地、蔡地、不羹筑城,并打算派棄疾做蔡公。為此,楚王向申無宇征求意見:“你看讓棄疾去蔡地怎么樣?”申無宇說:“選擇兒子沒有像父親那樣合適的,選擇臣子沒有像國君那樣合適的。鄭莊公在櫟地筑城西安置了子元,使昭公不能立為國君。齊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,到現在齊國還得到利益。臣聽說,五種大人物不在邊境,五種小人物不在朝廷;親近的人不在外邊,寄居的人不在里邊。現在棄疾在外邊,鄭丹在里邊,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備才好。”楚王說:“國都有高大的城墻,怎么樣?”申無宇回答說:“在鄭國的京地、櫟地殺了曼伯,在宋國的蕭地、毫地殺了子游,在齊國的渠丘殺了無知,在衛國的蒲地、戚地趕走了獻公。如果從這樣看來,就有害于國都。樹枝大了一定折斷,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,這是君王所知道的。”
- 尾大不掉造句:
朱自清《自序》:“《你我》原想寫一篇短小精悍的東西;變成那樣尾大不掉,卻非始料所及。”
- 尾大不掉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尾大不掉成語繁體:
- 尾大不掉成語正音:
- 尾大不掉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尾大不掉成語結構:
- 復雜式成語
- 尾大不掉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尾大不掉類似成語:
【兒大不由娘】: 由:聽從,順從。兒女長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
【兒大不由爺】: 由:聽從,順從。兒女長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
【冒大不韙】: 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。同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
【女大不中留】: 指女子成年,須及時出嫁,不宜久留在家。
【尾大難掉】: 猶言尾大不掉。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,無法指揮調度。現比喻機構龐大,指揮不靈。
【居大不易】: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。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,生活不容易維持。
- 尾大不掉成語接龍:
尾大不掉→掉舌鼓唇→唇齒相須→須眉皓然→然糠自照→照人肝膽→膽大包天→天各一方→方寸萬重→重裀列鼎→鼎足之勢→勢不兩存→存亡續絕→絕口不道→道長論短→短褐不完→完好無缺→缺吃短穿→穿文鑿句→句斟字酌→酌古斟今→今雨新知→知己知彼→彼唱此和→和盤托出→出奇劃策→策馬飛輿→輿死扶傷→傷心蒿目→目眐心駭→駭人視聽→聽天安命→命里注定→定于一尊→尊己卑人→人命關天→天無二日→日復一日→日久天長→長驅深入→入吾彀中→中西合璧→璧坐璣馳→馳志伊吾→吾誰與歸→歸之若水
尾大不掉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尾大不掉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尾大不掉讀音拼音怎么寫,尾大不掉近義詞、尾大不掉反義詞、尾大不掉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weidabudiao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