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心置腹拼音(讀音)】:tuī xīn zhì fù
【推心置腹近義詞】:肝膽相照 類似成語
【推心置腹反義詞】:居心叵測
【推心置腹成語用法】:無
推心置腹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推心置腹的意思解釋:
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。比喻真心待人。 >> 推心置腹的故事
指真心誠意地待人。漢·班固等《東觀漢記·光武皇帝》:“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,安得不投死!”唐·白居易《七德舜》:“功成理定何神速?速在推心置人腹。”
- 推心置腹成語釋義:
推心置腹,意為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。比喻真心待人。【出處】:《后漢書·光武帝本紀》:“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,安得不投死!”
- 推心置腹出處:
《后漢書·光武帝本紀》:“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,安得不投死!”
- 推心置腹典故:
西漢未年,王莽篡政,引起天下大亂,各地農民紛紛起義,群雄討莽。公元23年初,劉玄被立為天子,劉秀任偏將軍。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。在這些戰斗中,劉秀屢立戰功,被劉玄封為“蕭王”。同時,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、滏陽河流城征戰多年。打了不少勝仗。公元24年秋,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于鄔(今河北束鹿縣東南),大破之,封降兵渠帥為列候。但降者并不很放心,擔心劉秀是否出于真意。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后,為使其放心,便采用安撫之計,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,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,無絲毫戒備之意。這樣一來,降者都信以為真了,只聽他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:“蕭王推已之紅心,置他人之腹中,我們還擔心什么?還不為他打天下,出力嗎。”《后漢書·光武皇帝本紀》里的原話是:“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,安得不報死乎!”,后人根據這段歷史,將“推赤心置人腹中”句概括為“推心置腹”成語,以喻真心待人之意。
- 推心置腹造句:
由于他平素對朝廷不滿,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,就把他平日不輕對人談的話都談了出來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六章)
- 推心置腹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推心置腹成語繁體:
- 推心置腹成語正音:
- 置,不能讀作“zhǐ”。
- 推心置腹感情色彩:
- 褒義成語
- 推心置腹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推心置腹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推心置腹類似成語:
【一心一腹】: 指一條心。
【使心用腹】: 用心思,使壞心眼。
【分心掛腹】: 形容十分掛念。
【劌心刳腹】: 形容費盡心思,刻意為之。同“劌心刳肺”。
【推心致腹】: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。比喻真心待人。同“推心置腹”。
【推誠置腹】: 比喻真心待人。同“推心置腹”。
- 推心置腹成語接龍:
推心置腹→腹熱腸荒→荒淫無恥→恥居人下→下筆千言→言揚行舉→舉首奮臂→臂有四肘→肘行膝步→步履維艱→艱難曲折→折箭為誓→誓天指日→日月如梭→梭天摸地→地丑力敵→敵國通舟→舟水之喻→喻之以理→理正詞直→直言正諫→諫尸謗屠→屠所牛羊→羊入虎群→群起效尤→尤物移人→人棄我取→取民愈廣→廣土眾民→民富國強→強本弱末→末如之何→何足介意→意在筆先→先入之見→見棄于人→人云亦云→云興霞蔚→蔚然成風→風骨峭峻→峻宇彫墻→墻風壁耳→耳聞眼見→見兔放鷹→鷹撮霆擊→擊中要害
推心置腹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推心置腹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推心置腹讀音拼音怎么寫,推心置腹近義詞、推心置腹反義詞、推心置腹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tuixinzhifu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