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筆從戎拼音(讀音)】:tóu bǐ cóng róng
【投筆從戎近義詞】:棄文就武 類似成語
【投筆從戎反義詞】:解甲歸田
【投筆從戎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棄文就武
投筆從戎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投筆從戎的意思解釋:
從戎:從軍,參軍。扔掉筆去參軍。指文人從軍。 >> 投筆從戎的故事
戎:軍事,軍隊。指文人從軍。《東觀漢記·班超傳》:“家貧,恒為官,寫書以供養。久勞苦,嘗綴業投筆嘆曰:‘大丈夫無它志略,猶當效傅介子、張騫立功異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筆研間乎?”唐·陳子昂《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》:“始年十八,投筆從戎,西逾流沙,東絕滄海,南征北伐,無所不至。”
- 投筆從戎成語釋義:
投筆從戎,釋義扔掉筆去參軍。指文人從軍。出自: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大丈夫無他志略,猶當效傅介子,張騫立功異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筆硯間乎?”
- 投筆從戎出處:
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大丈夫無他志略,猶當效傅介子,張騫立功異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筆硯間乎?”
- 投筆從戎典故:
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,他從小就很用功,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。有一天,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,寫著寫著,突然覺得很悶,忍不住站起來,丟下筆說:「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、張騫那樣,在戰場上立下功勞,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!」,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,生在西漢,曾經出使西域,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。因此,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、張騫,為國家奉獻自己。后來,他當上一名軍官,在對匈奴的戰爭中,得到勝利。接著,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,以便共同對付匈奴。朝廷采取他的建議,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。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,他靠著智慧和膽量,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。
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,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,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。
- 投筆從戎造句:
他象同世交子弟閑話一樣,問了問賀人龍的家庭情形,“投筆從戎”的經過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二章)
- 投筆從戎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投筆從戎成語繁體:
- 投筆従戎
- 投筆從戎成語正音:
- 戎,不能讀作“jiè”。
- 投筆從戎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投筆從戎成語結構:
- 連動式成語
- 投筆從戎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投筆從戎類似成語:
【棄筆從戎】: 猶投筆從戎。指文人棄文就武。
- 投筆從戎成語接龍:
投筆從戎→戎馬倉皇→皇親國戚→戚戚具爾→爾汝之交→交臂相失→失張冒勢→勢如劈竹→竹報平安→安老懷少→少成若性→性命交關→關門打狗→狗頭軍師→師出有名→名聲籍甚→甚囂塵上→上南落北→北辰星拱→拱手而降→降本流末→末大不掉→掉三寸舌→舌劍唇槍→槍林刀樹→樹大根深→深切著明→明珠彈雀→雀馬魚龍→龍首豕足→足音跫然→然糠照薪→薪盡火傳→傳道受業→業精于勤→勤學好問→問舍求田→田畯野老→老而不死→死而不朽→朽條腐索→索隱行怪→怪事咄咄→咄咄書空→空拳白手→手到拿來
投筆從戎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投筆從戎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投筆從戎讀音拼音怎么寫,投筆從戎近義詞、投筆從戎反義詞、投筆從戎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toubicongro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