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拼音(讀音)】: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
【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近義詞】: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 類似成語
【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反義詞】:無
【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分句;用于勸誡人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的意思解釋:
東隅:東方日出處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處,也指日暮。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。 >>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的故事
東隅:東方,日出處,指早晨。桑榆:西方,日將落的余光照在桑樹榆樹之間,指太陽落山處,也指傍晚。早有所失,晚上則有所得。比喻這個時候失利了,另一個時候得到了補償。《后漢書· 馮異傳》載劉秀《勞馮異詔》:“始雖垂翅回溪,終能奮翼澠池,可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”《梁書·何敬容傳》:“君侯宜杜門念失,無有所通……所謂‘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’。如此,令明主聞知,尚有冀也。”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及至貴妃既死,還瞻顧何來?自然就該王赫斯怒,撥轉(zhuǎn)馬頭,馘安祿山之首,懸之太白,也還博得個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給天下兒女吐一口氣。”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釋義:
東隅:東方日出處,也指早晨;桑榆:指日落處,也指日暮。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。現(xiàn)考證,東隅為鄭州,桑榆為開封。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出處:
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始雖垂翅回奚,終能奮翼黽池,可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”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典故: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造句:
谷城之變,朕還是不肯治他的罪,仍望他“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”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)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形式:
- 8字成語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繁體: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正音: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
- 復句式成語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常用程度: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類似成語:
【付之東流】: 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喪失,前功盡棄,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。
【失之東隅】: 東隅:日出的地方。比喻這個時候遭到損失或失敗。
【失之交臂】: 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擦肩而過。形容當面錯過。
【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】: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【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】: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【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】: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- 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接龍:
失張失智→智圓行方→方領(lǐng)矩步→步人后塵→塵羹涂飯→飯囊酒甕→甕天之見→見鞍思馬→馬足龍沙→沙鷗翔集→集苑集枯→枯枝敗葉→葉散冰離→離本徼末→末如之何→何所不為→為淵驅(qū)魚→魚書雁信→信口雌黃→黃絹幼婦→婦人醇酒→酒入舌出→出沒不常→常勝將軍→軍臨城下→下井投石→石爛江枯→枯樹生花→花花綠綠→綠林強盜→盜名暗世→世道人心→心急如焚→焚藪而田→田畯野老→老大帝國→國難當頭→頭昏目眩→眩碧成朱→朱門繡戶→戶樞不螻→螻蟻貪生→生上起下→下車伊始→始終若一→一蹶不振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相關(guān)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讀音拼音怎么寫,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近義詞、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反義詞、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hizhidongyushouzhisangy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