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詩以言志拼音(讀音)】:shī yǐ yán zhì
【詩以言志近義詞】:詩以道志 類似成語
【詩以言志反義詞】:不恥下問
【詩以言志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詩以言志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詩以言志的意思解釋:
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詩言志”、“詩以道志”。
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南朝·宋·謝靈運《山居賦》:“詩以言志,賦以敷陳,箴銘誄頌,咸各有論。”唐·王勃《游山廟序》:“詩以言志,不以韻數裁焉。”亦作“詩言志”、“詩以道志”。
- 詩以言志成語釋義:
詩以言志是一個漢語詞匯,意思是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決心。
- 詩以言志出處:
《尚書·舜典》:“詩言志,歌永言。”
- 詩以言志典故:
- 詩以言志造句:
- 1、“詩以言志,這兩首詩歌闡釋了什么才是軍人的榮譽。
- 2、第一,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“詩以言志,文以載道”,比較注重批判、審美、教育、諷喻的功能,到現在,這些功能還是需要的。
- 3、嘉謨回歸故里后予惟詩以言志,與好友唱和之詩,多是出自于情之所至,信手而來,每題詩見志,隨手遣去,并無傳世之意。
- 4、入口西去,仿佛進入了一個絢麗的藝術畫廊,前段是宋祖峽,當年趙匡胤在此詩以言志,稱帝后派人將詩刻在巖石上,至今字跡尚存。
- 5、對于吳平關的這部攝影作品,外界有評介認為“早已打破影像的紀實功能,如同詩以言志,他的攝影已經回歸‘本心’。
- 6、“詩以言志重在抒發,一己之性情”,商衍鎏詩風清新自然,情感真摯。
- 7、市民李嶸則用“金雞展翅偕知音,百花吐艷伴黃鶴”詩以言志,他深感在電影百花齊放的時代,武漢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。
- 8、“詩以言志,歌以詠懷”,不同軍隊有不同的軍歌,軍歌有何獨特作用?王法安軍歌同軍旗軍徽一樣,都是軍隊精神文化教育與傳承的有效方式。
- 9、常言道,詩以言志,歌以傳情,凌公子古箏彈得生動絕妙,動人心魄,令人身臨其境,置身其中。
- 10、含蓄的中國人有些話是不會直接講的,他們通常喜歡“詩以言志”。
- 11、“詩以言志,畫為心聲!”曹明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“我一直認為,藝術的最終目的是自我內心的發掘,是靈魂的凈化、升華。
- 12、”唐繼堯的性格,多年未曾改變,同時“詩以言志,字如其人,畫鐘其愛……尤善畫梅蘭竹菊抒其志”,有“儒將”之稱,并非一介武夫。
- 13、借詩以言志,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樣的。
- 14、詩以言志,這些詩詞同時蘊含著戰斗動員的力量。
- 15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冀東油田首任經理翟光明就曾賦詩以言志休看彈丸地,齡齒心未移。
- 詩以言志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詩以言志成語繁體:
- 詩以言志
- 詩以言志成語正音:
- 詩以言志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詩以言志成語結構:
- 緊縮式成語
- 詩以言志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詩以言志類似成語:
【不以辭害志】: 辭:文辭;志:作品的思想內容。原意是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。后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【詩以道志】: 志:志向,意志。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決心
【難以言喻】: 難以:不容易用;言喻:則是形容,說明;“難以言喻”就是指事物、心情找不到恰當的語句或詞語形容、說明或表達出來。
- 詩以言志成語接龍:
詩以言志→志在四海→海北天南→南征北戰→戰天斗地→地廣人希→希世之才→才氣過人→人心喪盡→盡善盡美→美人香草→草腹菜腸→腸肥腦滿→滿山遍野→野人獻曝→曝書見竹→竹清松瘦→瘦骨如柴→柴毀骨立→立盹行眠→眠花醉柳→柳骨顏筋→筋疲力倦→倦尾赤色→色厲膽薄→薄命佳人→人怨神怒→怒目相視→視微知著→著手生春→春秋筆法→法家拂士→士農工商→商彝夏鼎→鼎鑊如飴→飴含抱孫→孫龐斗智→智盡能索→索隱行怪→怪事咄咄→咄咄怪事→事在必行→行俠好義→義憤填胸→胸有成略→略無忌憚
詩以言志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詩以言志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詩以言志讀音拼音怎么寫,詩以言志近義詞、詩以言志反義詞、詩以言志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hiyiyanzh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