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拾遺補闕拼音(讀音)】:shí yí bǔ quē
【拾遺補闕近義詞】:補闕拾遺 類似成語
【拾遺補闕反義詞】:無
【拾遺補闕成語用法】:聯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;指補充別人所遺漏的事物
拾遺補闕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拾遺補闕的意思解釋:
遺:遺漏;闕:過失。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。
遺:遺漏。闕:缺失,過錯。①原指臣子幫助君主糾正過失,補救朝政上的缺漏。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,招賢進能,顯巖穴之士。”后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考績》:“侍中、博士、諫議之官,或處位歷年,終無進賢嫉惡、拾遺補闕之語。”《晉書·江統傳》:“臣聞古之為臣者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獻可替否,拾遺補闕。”②指補錄著述中資料、文辭的缺漏。《史記· 太史公自序》:“序略,以拾遺補藝,成一家之言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案:《漢書》作‘補闕’,此云‘藝’,謂補六義之闕也。”明·張岱《史闕序》:“每于正史世紀之外,拾遺補闕,得一語焉,則全史為之活現。”亦作“補過拾遺”。[辯誤]“闕”不能讀作què。
- 拾遺補闕成語釋義:
- 拾遺補闕出處:
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,招賢進能。”
- 拾遺補闕典故:
- 拾遺補闕造句:
臣聞古之為臣者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獻可替否,拾遺補闕。(《晉書·江統傳》)
- 拾遺補闕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拾遺補闕成語繁體:
- 拾遺補闕
- 拾遺補闕成語正音:
- 拾遺補闕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拾遺補闕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拾遺補闕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拾遺補闕類似成語:
【救過補闕】: 闕:同“缺”,不足,缺點。挽救過錯,彌補不足。
- 拾遺補闕成語接龍:
拾遺補闕→闕一不可→可想而知→知命樂天→天下太平→平白無故→故步自封→封刀掛劍→劍及履及→及溺呼船→船堅炮利→利惹名牽→牽衣肘見→見兔放鷹→鷹犬之才→才德兼備→備位充數→數短論長→長計遠慮→慮周藻密→密鑼緊鼓→鼓餒旗靡→靡堅不摧→摧蘭折玉→玉減香消→消遙自在→在劫難逃→逃之夭夭→夭桃穠李→李白斗酒→酒池肉林→林棲谷隱→隱跡埋名→名列前茅→茅塞頓開→開華結果→果不其然→然糠自照→照章辦事→事不師古→古往今來→來迎去送→送往勞來→來因去果→果熟蒂落→落花流水
拾遺補闕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拾遺補闕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拾遺補闕讀音拼音怎么寫,拾遺補闕近義詞、拾遺補闕反義詞、拾遺補闕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hiyibuqu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