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身在曹營心在漢拼音(讀音)】: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
【身在曹營心在漢近義詞】:人在心不在、心猿意馬 類似成語
【身在曹營心在漢反義詞】:同心協力
【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分句;指人忠心
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解釋:
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。 >>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
漢:蜀漢。原指三國時劉備的部將關羽身陷曹操營中,而心想劉備。后比喻人堅持節操,忠于故主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回記載,關羽和劉備失散后,被曹操留在營中,“封侯賜爵,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,上馬一提金,下馬一提銀”,恩禮非常;但關羽卻系念劉備,后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,遂掛印封金,“過五關斬六將”,終于回到劉備身邊。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釋義:
身在曹營心在漢,成語典故,出自四大名著之一《三國演義》。典故中曹營指三國時期的曹操陣營,曹氏政權;漢指劉備政權或者歷史當時沒落的東漢王朝(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有多人,因人與事件的差異,所以漢的指代有所差別)。身在曹營心在漢意為棲身在曹操陣營中的某人某將,心里卻是依然思念忠于劉備(或是漢朝)。比喻人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,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,有身不由己之感。在三國中,與身在曹營心在漢典故相關的有多人,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應有三人:關羽,徐庶,荀彧。
- 身在曹營心在漢出處:
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五回
- 身在曹營心在漢典故:
- 身在曹營心在漢造句:
季羨林《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》:“他們依然是‘身在曹營心在漢’。”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形式:
- 7字成語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繁體:
- 身在曹營心在漢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正音: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結構:
- 復句式成語
- 身在曹營心在漢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身在曹營心在漢類似成語:
【身在林泉,心懷魏闕】: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。同“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”。
【身在江海,心馳魏闕】: 江海:指隱士居住的地方;馳:心神向往;魏闕:指朝廷。指雖不為官,仍關懷朝政
【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】: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
【身在江湖,心懸魏闕】: 魏闕: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稱。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。
- 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接龍:
身遠心近→近悅遠來→來歷不明→明揚側陋→陋巷簞瓢→瓢潑大雨→雨露之恩→恩不放債→債臺高筑→筑舍道傍→傍觀冷眼→眼不識丁→丁一確二→二缶鍾惑→惑世誣民→民不堪命→命若懸絲→絲分縷解→解衣推食→食日萬錢→錢可通神→神魂蕩揚→揚長避短→短兵相接→接二連三→三人成虎→虎皮羊質→質非文是→是非顛倒→倒持手板→板上砸釘→釘嘴鐵舌→舌橋不下→下情上達→達官顯宦→宦海風波→波羅塞戲→戲彩娛親→親密無間→間不容息→息跡靜處→處堂燕鵲→鵲壘巢鳩→鳩形鵠面→面如凝脂→脂膏不潤
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身在曹營心在漢讀音拼音怎么寫,身在曹營心在漢近義詞、身在曹營心在漢反義詞、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henzaicaoyingxinzaiha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