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中宰相拼音(讀音)】:shān zhōng zǎi xiàng
【山中宰相近義詞】:無 類似成語
【山中宰相反義詞】:無
【山中宰相成語用法】:無
山中宰相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山中宰相的意思解釋:
南朝梁時陶弘景,隱居茅山,屢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,人們稱他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隱居的高賢。
- 山中宰相成語釋義:
- 山中宰相出處:
《南史·陶弘景傳》:“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,無不前以咨詢。月中常有數(shù)信,時人謂為山中宰相。”
- 山中宰相典故:
- 山中宰相造句:
- 1、山中宰相無官府,天下神仙有子孫。
- 2、享清福不在為官,只要囊有錢,倉有粟,腹有詩書,便是山中宰相;祈大年無須服藥,但愿身無病,心無憂,門無債主,就是地上神仙。
- 3、王爺所說莫非是人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,我在北朝也時有耳聞。
- 4、不虞之譽不言而信不惡而嚴榮華富貴山中宰相師道尊嚴。
- 5、后來,山中宰相陶宏景,隱居此洞,潛心修煉,著書立說。
- 6、陶宏景有‘山中宰相’之稱,深慕葛稚川之行逕,于是修道學醫(yī),亦唯葛稚川馬首是瞻。
- 7、直到后來在南北朝時期,茅山派出了一位高人,即有山中宰相之稱的陶弘景。
- 8、傳說當年山中宰相陶弘景,遁跡山水,隱居大若巖之時。
- 9、到了邊境淸蒅又變回了那個冷漠寡言的山中宰相,他也要做回自己的顏王,隱隱有些失落。
- 山中宰相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山中宰相成語繁體:
- 山中宰相成語正音:
- 山中宰相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山中宰相成語結(jié)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山中宰相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山中宰相類似成語:
【伴食宰相】: 伴食:陪著人家一道吃飯。用來諷刺無所作為,不稱職的官員。
【山中無好漢,猢猻稱霸王】: 見“ 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 ”。
【山中無好漢,猢猻稱霸王】: 俗語,比喻沒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。同“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”。
【弄獐宰相】: 把“弄璋”寫成“弄獐”的宰相。比喻不學無術鉆營權勢的人。
【浪子宰相】: 指北宋徽宗時宰相李邦彥。
【白衣宰相】: 指宰相家屬中身無名位而仗勢擅權的人。
- 山中宰相成語接龍:
山中宰相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山中宰相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山中宰相讀音拼音怎么寫,山中宰相近義詞、山中宰相反義詞、山中宰相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hanzhongzaixia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