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緘其口拼音(讀音)】:sān jiān qí kǒu
【三緘其口近義詞】:守口如瓶、默不作聲 類似成語
【三緘其口反義詞】:口若懸河、夸夸其談
【三緘其口成語用法】:無
三緘其口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三緘其口的意思解釋:
緘:封。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。形容說話謹慎?,F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。 >> 三緘其口的故事
緘:封閉。用三張封條貼在嘴上。形容言談相當謹慎,或一句話也不肯說。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:“廟堂右階之前,有金人焉,三緘其口,而銘其背曰:古之慎言人也?!彼巍び荣蟆度圃娫挕ひΤ纭罚骸皻J之伊何?三命而走;謹之伊何?三緘其口?!鼻濉り惓馈端疂G后傳》第十三回:“危行言遜,禍免生肘;金人示誡,三緘其口?!?/p>
- 三緘其口成語釋義:
緘:封。三,泛指多次。在他嘴上多次貼了封條。形容說話謹慎。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。
- 三緘其口出處:
漢·劉向《說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觀于太廟,右階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緘其口,而銘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無多言,多言多敗?!?/p>
- 三緘其口典故:
- 三緘其口造句:
危行言遜,禍免生肘;金人示誡,三緘其口。(清·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十三回)
- 三緘其口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三緘其口成語繁體:
- 三緘其口成語正音:
- 緘,不能讀作“xián”。
- 三緘其口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三緘其口成語結構:
- 動賓式成語
- 三緘其口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三緘其口類似成語:
【三折其肱】: 肱:手臂。指多次折斷胳臂,在治療過程中,就能逐漸變成了一個好醫生。比喻處事遭受挫折多,就會富有經驗,而成為這方面的行家。
【三過其門而不入】: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熱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- 三緘其口成語接龍:
三緘其口→口快心直→直道而行→行同能偶→偶一為之→之死靡他→他山攻錯→錯認顏標→標新創異→異口同音→音問兩絕→絕其本根→根結盤據→據鞍讀書→書生之見→見兔顧犬→犬馬之力→力屈計窮→窮鳥歸人→人心渙散→散灰扃戶→戶限為穿→穿穴踰墻→墻高基下→下愚不移→移宮換羽→羽毛豐滿→滿山遍野→野鶴閑云→云期雨信→信口開合→合兩為一→一時三刻→刻舟求劍→劍及屨及→及時行樂→樂成人美→美人遲暮→暮夜無知→知恩報恩→恩怨分明→明辨是非→非意相干→干云蔽日→日薄桑榆→榆次之辱
三緘其口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三緘其口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三緘其口讀音拼音怎么寫,三緘其口近義詞、三緘其口反義詞、三緘其口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anjianqiko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