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塞上江南拼音(讀音)】:sāi shàng jiāng nán
【塞上江南近義詞】:塞北江南 類似成語
【塞上江南反義詞】:敷衍了事
【塞上江南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北方的地方
塞上江南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塞上江南的意思解釋:
原指古涼州治內賀蘭山一帶。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。同“塞北江南”。
- 塞上江南成語釋義:
塞上江南,初名“塞北江南”,最早指今寧夏北部黃河河東灌區,即今寧夏吳忠市一帶黃河灌區。今泛指寧夏黃河平原,包括寧夏北部銀川市,吳忠市,石嘴山市和中衛市一帶,自古修建秦、漢等渠,利用黃河水灌溉,農牧業發達,湖泊眾多,濕地連片,風景優美,勝似江南。境內有以自然風光為代表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沙湖和沙坡頭景區,也有以歷史文化為代表的水洞溝、西夏王陵和鎮北堡影視城,以及賀蘭山、中華回鄉文化園、鳴翠湖、黃河樓、黃河壇等眾多旅游景區?!短接[》記載:“(隋郎茂)《圖經》:周宣政二年(應為周宣政元年,578年)破陳將吳明徹,遷其人于靈州。”(古靈州城,故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古城,古靈州不在今寧夏靈武市,因為,今靈武市之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靈州”新城“,隋朝時今靈武市境內沒有城市),郎茂指出:“其江左之人,崇禮好學,習俗相化,因謂之‘塞北江南’”。這就是”塞北江南“的由來。原本雜羌戎之俗的靈州,風尚為之大變,引水種稻,植桑養蠶,栽楊插柳,培李種桃,成為塞北江南。后來,黃河水利灌溉事業由河東灌區進一步發展,使整個寧夏平原成為“塞上江南”。
- 塞上江南出處:
葉圣陶《壩上一天》:“我們這一回參觀訪問,常常聽見‘塞上江南’的說法,常??匆姟辖稀淖謽印!?/p>
- 塞上江南典故:
- 塞上江南造句:
- 1、七月初的內蒙古自治區,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小城臨河,下午四點半的時候陽光正毒辣。
- 2、這里,果然名不虛傳,是有點塞上江南的味道了。
- 3、寧夏被譽為富饒的“塞上江南”。
- 4、還想著再西行幾步,去看看塞上江南采風作畫呢。
- 5、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、燦爛的文化、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,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,自古就有“塞上江南”和“金張掖”之美譽。
- 6、塞上江南、口弦、回回帽、西夏國、黨項文、鎮北堡影視城。
- 7、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,因“張國臂掖、以通西域”而得名,自古就有“塞上江南”和“金張掖”之美稱。
- 8、三國大開邊貿,河套地區商旅往來,好不繁華,真正成了塞上江南。
- 9、張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,素有“塞上江南”、“金張掖”之稱。
- 10、雪山、草原、碧水、沙漠相映成趣,既有南國風韻,又有塞上風情,無怪乎人稱“塞上江南”。
- 11、蔚茹水,高平川,渠縱橫,陌相連,南起六盤東麓山,北注黃河西泉眼,羊兒肥,馬兒歡,山疊華木翠,云抹玉天藍,塞上江南。
- 塞上江南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塞上江南成語繁體:
- 僿上江南
- 塞上江南成語正音:
- 塞上江南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塞上江南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塞上江南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塞上江南類似成語:
【塞北江南】: 原指古涼州治內賀蘭山一帶。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。
- 塞上江南成語接龍:
塞上江南→南阮北阮→阮囊羞澀→澀于言論→論高寡合→合浦還珠→珠光寳氣→氣吞牛斗→斗艷爭芳→芳年華月→月露之體→體國經野→野草閑花→花樣翻新→新仇舊恨→恨如頭醋→醋海翻波→波路壯闊→闊步高談→談優務劣→劣跡昭著→著手成春→春雨如油→油頭滑面→面引廷爭→爭多論少→少條失教→教學相長→長談闊論→論長說短→短兵接戰→戰天斗地→地平天成→成雙成對→對酒當歌→歌舞升平→平心定氣→氣沖斗?!R聦ζ怀陕暋晼|擊西→西方浄國→國耳忘家→家長里短→短褐不完→完美無缺
塞上江南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塞上江南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塞上江南讀音拼音怎么寫,塞上江南近義詞、塞上江南反義詞、塞上江南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saishangjiangna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