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騎虎難下拼音(讀音)】:qí hǔ nán xià
【騎虎難下近義詞】:進退兩難、欲罷不能 類似成語
【騎虎難下反義詞】:一帆風順、勢如破竹
【騎虎難下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局面
騎虎難下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騎虎難下的意思解釋:
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。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,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,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。 >> 騎虎難下的故事
比喻事到中途遇到困難,但迫于形勢又不能廢止,進退兩難。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今之事勢,義無旋踵,騎猛獸安可中下哉!”元·無名氏《連環計》第四折:“俺呂布兄弟將董卓打上一拳,已做騎虎之勢,不兩立了。”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六回:“知縣此時是騎虎之勢,必然又要別下毒手。”孫中山《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》:“然而他所以死命把持政權的緣故,未必不是……騎虎難下?!币嘧鳌膀T虎之勢”。參見“勢成騎虎”。
- 騎虎難下成語釋義:
字面意思是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,用來比喻做事情進行到中途遇到困難,迫于形勢又無法中止不能停止,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,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做下去。
- 騎虎難下出處:
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今之事勢,義無旋踵,騎猛獸安可中下哉。”唐·李白《留別廣陵諸公》詩:“騎虎不敢下,攀龍忽墮天?!?/p>
- 騎虎難下典故:
東晉成帝的時候,大臣溫嶠組織了一支聯軍去討伐叛亂的***。在戰爭的初期,有幾路聯軍連連失利,軍中糧食也快用完了。
這種境況很讓主帥陶侃著急,他生氣地對溫嶠說:“你動員我來時,說一切都已安排妥當,現在交戰不久,軍糧就快完了,如果不能馬上供應軍糧,我只有撤軍。”,溫嶠對陶侃說:“自古以來,要想打勝仗,首先得內部團結。現在我軍雖然乏糧,處境困難,可如果馬上撤軍,不僅會讓人恥笑我們,而且也會使叛軍更加囂張。我們目前的處境,正如騎在猛獸的身上,不把猛獸打死,怎么能夠下得來呢?咱們只有一鼓作氣堅持到底呀!”,陶侃接受了溫嶠的勸說,率軍奮勇殺敵,終于打敗了叛軍。
溫嶠勸說陶侃的“騎猛獸安可下哉”一句話,后來演變成了成語“騎虎難下”。表示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來已經不可能,因而騎虎難下也含有進退兩難的意思。
- 騎虎難下造句:
本月三日拋出的一百萬公債,都成了騎虎難下之勢,我們只有硬著頭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!(茅盾《子夜》十)
- 騎虎難下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騎虎難下成語繁體:
- 騎虎難下
- 騎虎難下成語正音:
- 難,不能讀作“nàn”。
- 騎虎難下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騎虎難下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騎虎難下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騎虎難下類似成語:
【一虎難敵眾犬】: 一只老虎打不過一群狗。比喻一個人的本事雖高,但打不過對方人多
- 騎虎難下成語接龍:
騎虎難下→下馬馮婦→婦孺皆知→知微知章→章父薦屨→屨賤踴貴→貴遠鄙近→近火先焦→焦唇干肺→肺腑之言→言之鑿鑿→鑿飲耕食→食少事繁→繁花似錦→錦團花簇→簇錦團花→花花太歲→歲豐年稔→稔惡盈貫→貫盈惡稔→稔惡藏奸→奸淫擄掠→掠美市恩→恩若再生→生吞活剝→剝繭抽絲→絲絲入扣→扣楫中流→流離轉徙→徙薪曲突→突梯滑稽→稽古振今→今是昔非→非親非故→故作高深→深山窮林→林棲谷隱→隱鱗戢羽→羽翼已成→成名成家→家貧親老→老身長子→子子孫孫→孫龐斗智→智窮才盡→盡其所長
騎虎難下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騎虎難下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騎虎難下讀音拼音怎么寫,騎虎難下近義詞、騎虎難下反義詞、騎虎難下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qihunanxia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