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披麻帶孝拼音(讀音)】:pī má dài xiào
【披麻帶孝近義詞】:披麻帶索、披麻戴孝 類似成語
【披麻帶孝反義詞】:無
【披麻帶孝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狀語;指哀悼
披麻帶孝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披麻帶孝的意思解釋:
指服重孝。
麻:泛指麻?和喪服。古代喪禮中重孝。舊俗,直系尊親死后,子孫要穿白鞋、白袍,并在肩背上披白麻以示哀悼。元·無名氏《冤家債主》第二折:“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,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!”明·高明《琵琶記·四·蔡公逼伯喈赴試》:“外白:‘不從我的言語也由你,但說如何喚做孝。’凈白:‘老賊!你年老七八十歲,也不識做孝。披麻帶索便是孝。’”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第三日成服,趙氏定要披麻戴孝,兩位舅爺斷然不肯道:‘名不正言不順。’”亦作“披麻帶索”、“披麻戴孝”。
- 披麻帶孝成語釋義:
披麻戴孝,漢語成語,拼音是pīmádàixiào,意思指長輩去世,子孫身披麻布服,頭上戴白,表示哀悼。出自《冤家債主》。
- 披麻帶孝出處:
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3回:“到三日,和尚打起磬子,道場誦經,挑出紙錢去。合家大小都披麻帶孝。”
- 披麻帶孝典故:
- 披麻帶孝造句:
- 1、看你那樣,如喪考妣,去給他們披麻帶孝吧!
- 2、你們要給那小娃娃披麻帶孝?我看是用不著的,我看他身體健康,肯定比你們活得還久!
- 3、風雨親筆題寫了橫匾,并且下令全軍上下披麻帶孝,全城百姓扶棺相送,可謂極盡哀榮,給足了耶律部族面子,也緩解了雙方存在的不信任感。
- 4、他們一齊奔向弘晝的府邸,來到巷口一看,果然這里門前糊著白幡兒,家人也都披麻帶孝,還真像是出了大事。
- 5、當時駐守在文城的劉秀一聽哥哥被害,猶如萬箭穿心,然而自己力量單弱,無法與皇帝劉玄抗爭,只用韌晦之計,也不為兄長披麻帶孝,競被劉玄封為蕭王。
- 6、山風獵獵,吹動林濤,盡化做悲聲,全場幾百號人也是盡皆肅穆,靜靜地看著跪在墳前披麻帶孝的韓家人。
- 7、當然也有不少人家披麻帶孝,哀哭陣陣,在追掉這四取得亡魂,也算是戰爭中的特景吧。
- 8、全家男女老少主仆均披麻帶孝。
- 9、良久,塵霧方才慢慢散去,卻見白色的戰甲、白色的頭巾,披麻帶孝的軍隊匯聚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。
- 10、現在讓他們學一些保命的本事,以后又有多少家不用披麻帶孝?又有多少人不會成為孤兒寡女?我也知道,有句所謂教會徒弟,餓死師傅的老話。
- 披麻帶孝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披麻帶孝成語繁體:
- 披麻帶孝
- 披麻帶孝成語正音:
- 披麻帶孝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披麻帶孝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披麻帶孝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披麻帶孝類似成語:
【披星帶月】: 頂著星月奔走。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。
【披枷帶鎖】: 枷:套在脖子上的刑具;鎖: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。指罪犯套上枷鎖等刑具。
【披毛帶角】: 長著毛,頂著角。指畜生
【披裘帶索】: 形容衣著粗陋。
【披麻帶索】: 猶披麻帶孝。指服重孝。
【披麻戴孝】: 指長輩去世,子孫身披麻布服,頭上戴白,表示哀悼。
- 披麻帶孝成語接龍:
披麻帶索→索隱行怪→怪雨盲風→風刀霜劍→劍拔弩張→張口結舌→舌橋不下→下坂走丸→丸泥封關→關情脈脈→脈脈含情→情逐事遷→遷延時日→日薄虞淵→淵停山立→立馬追駒→駒窗電逝→逝將去汝→汝南晨雞→雞犬不留→留連不舍→舍己為人→人以群分→分茅胙土→土雞瓦狗→狗追耗子→子曰詩云→云譎波詭→詭言浮說→說白道緑→緑慘紅銷→銷聲匿影→影只形單→單孑獨立→立業安邦→邦家之光→光天化日→日麗風清→清浄無為→為富不仁→仁人義士→士農工商→商彝夏鼎→鼎足而立→立身揚名→名過其實
披麻帶孝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披麻帶孝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披麻帶孝讀音拼音怎么寫,披麻帶孝近義詞、披麻帶孝反義詞、披麻帶孝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pimadaixiao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