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模棱兩可拼音(讀音)】:mó léng liǎng kě
【模棱兩可近義詞】:不置可否 類似成語
【模棱兩可反義詞】:旗幟鮮明
【模棱兩可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態度不明確
模棱兩可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模棱兩可的意思解釋:
模棱:含糊,不明確;兩可:可以這樣,也可以那樣。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,或沒有明確的主張。 >> 模棱兩可的故事
兩面都可以。指對事情認為這樣也可以,那樣也可以。含含糊糊,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?!杜f唐書·蘇味道傳》:“嘗謂人曰:‘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?!瘯r人由是號為‘蘇模棱’”。宋·魏了翁《鶴山文集·八十六·太常博士知紹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志銘》:“聽其言汪洋汗漫而可樂,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恨,此模棱兩可之論也。愛君憂國者,其言懇惻;憤世疾邪者,其言激切;模棱兩可者,其言依違?!泵鳌w有光《與傅體元書》:“昨見子敬寄來丁田文字,不論文字工拙,但依違兩可,主意不定。”《明史·余珊傳》:“飾六藝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奪漢政,堅白異同,模棱兩可?!鼻濉り戨]其《三魚堂文集·七·答曹彝士太史》:“年來向往斯道者雖有人,而含糊兩可者實多?!币嘧鳌澳@鈨煽伞薄ⅰ耙肋`兩可”、“含糊兩可”。
- 模棱兩可成語釋義:
模棱:含糊,不明確;兩可:可以這樣,也可以那樣。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,或沒有明確的主張,對問題正反兩面態度模糊。
- 模棱兩可出處:
《舊唐書·蘇味道傳》:“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?!?/p>
- 模棱兩可典故:
- 模棱兩可造句:
他害怕事情一旦變化,他將有不測大禍,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章)
- 模棱兩可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模棱兩可成語繁體:
- 模棱兩可
- 模棱兩可成語正音:
- 棱,不能讀作“línɡ”。
- 模棱兩可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模棱兩可成語結構:
- 緊縮式成語
- 模棱兩可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模棱兩可類似成語:
【依違兩可】: 依:贊成;違:反對;兩可:二者都可以。指對問題態度猶豫,沒有確定的意見。
【依阿兩可】: 依:贊成;阿:不贊成。贊成或不贊成都行。指對問題沒有明確的意見
【摸棱兩可】: 握持棱角,兩端皆可。比喻遇事不決斷可否,不分是非。
【模棱兩端】: 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,或沒有明確的主張。同“模棱兩可”。
- 模棱兩可成語接龍:
模棱兩可→可有可無→無情少面→面目一新→新陳代謝→謝家寶樹→樹碑立傳→傳風扇火→火熱水深→深入顯出→出丑揚疾→疾言遽色→色飛眉舞→舞刀躍馬→馬面牛頭→頭焦額爛→爛熳天真→真知灼見→見危授命→命里注定→定于一尊→尊姓大名→名流巨子→子夏懸鶉→鶉居鷇飲→飲冰內熱→熱氣騰騰→騰蛟起鳳→鳳表龍姿→姿意妄為→為民父母→母難之日→日月無光→光陰似箭→箭在弦上→上蒸下報→報仇雪恨→恨相見晚→晚節不?!L┏钟瘎t必虧→虧心短行→行若無事→事不關己→己饑己溺→溺心滅質
模棱兩可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模棱兩可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模棱兩可讀音拼音怎么寫,模棱兩可近義詞、模棱兩可反義詞、模棱兩可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olengliangke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