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正言順拼音(讀音)】:míng zhèng yán shùn
【名正言順近義詞】:理直氣壯 類似成語
【名正言順反義詞】:理屈詞窮
【名正言順成語用法】: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褒義
名正言順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名正言順的意思解釋:
原指名分正當,說話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,道理也說得通。 >> 名正言順的故事
名正:名義或名分正當。言順:道理講得通。指名分或名義正當,說起話來便順理,道理也講得通。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當的理由。宋·蘇軾《太常少卿趙瞻可戶部侍郎外制》:“先王之論理財也,必繼之以正辭,名正而言順,則財可得而理,民可得而正。”元·鄭德輝《迷青瑣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老夫人許了親事,待小生得官回來,諧兩姓之好,卻不名正言順。你今私自趕來,自玷風化,是何道理?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八回:“他既說的名正言順,媽媽就打量著丟了一千、八百銀子,竟交與他試一試。”
- 名正言順成語釋義:
名正言順,漢語詞匯。釋義:名:名分,名義;順:合理、順當。原指名分正當,說話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,道理也說得通。
- 名正言順出處:
《論語·子路》“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利。”
- 名正言順典故:
春秋時期,子路問孔子:“衛君想請你幫他理政,您將先做什么?”孔子說:“先正名分。”子路說:“老師,您太迂腐了,名分有什么好正的?”孔子說:“你真魯莽.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成,事不成則教化不興,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,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。所以要先正名”。后以“名正言順”謂作事理由正當而充分, 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。
- 名正言順造句:
待小生得官回來,諧兩姓之好,卻不名正言順。(元·鄭德輝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)
- 名正言順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名正言順成語繁體:
- 名正言順
- 名正言順成語正音:
- 名正言順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名正言順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名正言順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名正言順類似成語:
【義正言辭】: 理由正當,言辭嚴肅。
【名不正,言不順】: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。
【名正理順】: 指名義正當,合乎道理。
- 名正言順成語接龍:
名正言順→順時而動→動人心弦→弦外有音→音信杳無→無掛無礙→礙口識羞→羞以牛后→后顧之憂→憂國愛民→民不堪命→命中注定→定國安邦→邦家之光→光前絕后→后繼有人→人心所歸→歸正首丘→丘山之功→功高不賞→賞勞罰罪→罪孽深重→重作馮婦→婦人孺子→子為父隱→隱忍不言→言簡意少→少成若性→性急口快→快意當前→前倨后卑→卑身屈體→體貼入微→微過細故→故弄玄虛→虛有其表→表里相應→應天順人→人之常情→情竇初開→開山老祖→祖龍之虐→虐老獸心→心急如焚→焚林而狩→狩岳巡方
名正言順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名正言順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名正言順讀音拼音怎么寫,名正言順近義詞、名正言順反義詞、名正言順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ingzhengyanshu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