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迷魂奪魄拼音(讀音)】:mí hún duó pò
【迷魂奪魄近義詞】:迷魂淫魄 類似成語
【迷魂奪魄反義詞】:頭腦清醒
【迷魂奪魄成語用法】:作定語、賓語;多指美好的事物
迷魂奪魄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迷魂奪魄的意思解釋:
形容事物美好,使人醉迷。同“迷魂淫魄”。
迷:迷惑。奪:奪取。形容使人心神搖蕩、飄悠迷恍。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六十八回:“飄飄然如入神仙洞府,迷魂奪魄,不自知其在人間矣。”
- 迷魂奪魄成語釋義:
- 迷魂奪魄出處:
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8回:“既升絕頂,樂聲嘹亮,俱在天際,觥籌交錯,迷魂奪魄,不自知其在人間矣。”
- 迷魂奪魄典故:
- 迷魂奪魄造句:
無
- 迷魂奪魄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迷魂奪魄成語繁體:
- 迷魂奪魄
- 迷魂奪魄成語正音:
- 迷魂奪魄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迷魂奪魄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迷魂奪魄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迷魂奪魄類似成語:
【三魂七魄】: 魂: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;魄: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。道家語,稱人身有“三魂七魄”。
【丟魂丟魄】: 形容非常驚慌。同“丟魂失魄”。
【丟魂失魄】: 形容非常驚慌,沒頭腦,無主見。
【喪魂落魄】: 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
【亡魂喪魄】: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。
【亡魂失魄】: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
- 迷魂奪魄成語接龍:
迷魂奪魄→魄散魂飛→飛揚浮躁→躁人之死→死心踏地→地久天長→長久之計→計日奏功→功德圓滿→滿城風雨→雨散風流→流金鑠石→石破天驚→驚魂喪魄→魄散魂飄→飄瓦虛舟→舟車勞頓→頓足失色→色厲膽薄→薄情無義→義不反顧→顧后瞻前→前跋后疐→疐后跋前→前因后果→果行育德→德薄能鮮→鮮廉寡恥→恥居王后→后來居上→上下同欲→欲擒故縱→縱橫馳騁→騁懷游目→目空一世→世濟其美→美意延年→年復一年→年經國緯→緯武經文→文人學士→士飽馬騰→騰云駕霧→霧里看花→花遮柳掩→掩鼻偷香
迷魂奪魄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迷魂奪魄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迷魂奪魄讀音拼音怎么寫,迷魂奪魄近義詞、迷魂奪魄反義詞、迷魂奪魄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ihunduopo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