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蟒袍玉帶拼音(讀音)】:mǎng páo yù dài
【蟒袍玉帶近義詞】:蟒衣玉帶 類似成語
【蟒袍玉帶反義詞】:平民百姓
【蟒袍玉帶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蟒袍玉帶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蟒袍玉帶的意思解釋:
繡有蟒蛇的長袍,飾有玉石的腰帶。指官服,也指傳統(tǒng)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。亦作“蟒衣玉帶”。
繡有蟒蛇的長袍,飾有玉石的腰帶。指官服,也指傳統(tǒng)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。明·周楫《西胡二集·覺阇(shé)黎一念錯投胎》:“又故意把蟒袍、玉帶、幞頭之類放在面前,金銀、彩幣、錦繡堆積如山。”又《西湖二集· 愚郡守玉殿生春》:“(宋)孝宗大喜道:‘卿學(xué)問賅博如此,真宰相須用讀書人也。’遂賜蟒衣玉帶。”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十七回:“正面一張?zhí)珟熞紊希晃皇l(fā)金冠,蟒袍玉帶的王爺,兩邊有多少內(nèi)輔侍侯。”亦作“蟒衣玉帶”。
- 蟒袍玉帶成語釋義:
繡有蟒蛇的長袍,飾有玉石的腰帶。指官服,也指傳統(tǒng)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。亦作“蟒衣玉帶”。明朝開國之初便已規(guī)定為革帶,帶上綴有帶銙,即按官員品級的不同分別用玉、金、銀、銅、烏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裝飾板。這樣的革帶也就分別稱之為玉帶、金帶、銀帶等等,其中以玉帶最為尊貴,一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。(概述配圖為明館閣體創(chuàng)始人沈度)
- 蟒袍玉帶出處:
明·酉陽野史《續(xù)三國演義》第23回:“帝從之,即命該部給蟒袍玉帶,圖書璽綬,誥命彩段。”
- 蟒袍玉帶典故:
- 蟒袍玉帶造句:
- 1、此刻,蘇府門口早已站著一群人迎接她們,當先一人是一名中年男子,蟒袍玉帶,身形魁梧,正是武宗府府宗蘇儀征。
- 2、獸人王是獅人,坐在那里看不出他的身高,但肯定要比我高大,大概和父親的年齡差不多,他雄壯的身軀上穿著蟒袍玉帶,頭上戴著金光閃閃的王冠。
- 3、身上蟒袍玉帶,帶著一絲威嚴之氣走了進來。
- 4、登朝獻俘于圣主,旨詔命碎剮獻賊,以祭先明帝,慰其升天之靈,然后大封功臣仕官,賜爵蟒袍玉帶,所有殉難死節(jié)者,俱受追封旌表。
- 5、黑云之上,一身蟒袍玉帶,頭長犄角,一臉邪俊的男子赫然是妖界北海王者——北海蛟龍!“打破結(jié)界,攻入魔王嶺!”。
- 6、城主府密室里,一個身穿蟒袍玉帶頭戴七星冠的男子虎踞龍盤在座位上。
- 蟒袍玉帶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蟒袍玉帶成語繁體:
- 蟒袍玉帶
- 蟒袍玉帶成語正音:
- 蟒袍玉帶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蟒袍玉帶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
- 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蟒袍玉帶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蟒袍玉帶類似成語:
【紫袍玉帶】: 紫袍:古代公服,唐代規(guī)定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服紫袍;玉帶:唐宋官員所用玉飾腰帶,以區(qū)分官階高低。穿紫袍,系玉帶。比喻高官
- 蟒袍玉帶成語接龍:
蟒袍玉帶→帶月披星→星羅云布→布衣糲食→食案方丈→丈二和尚→尚虛中饋→饋貧之糧→糧盡援絕→絕長補短→短褐不全→全民皆兵→兵行詭道→道骨仙風→風鬟霜鬢→鬢亂釵橫→橫從穿貫→貫頤備戟→戟指嚼舌→舌端月旦→旦旦而伐→伐性之斧→斧鉞之誅→誅求無度→度日如年→年高望重→重足而立→立業(yè)安邦→邦家之光→光風霽月→月下老兒→兒女之情→情深友于→于事無補→補過飾非→非分之財→財運亨通→通宵徹夜→夜郞自大→大逆不道→道存目擊→擊楫中流→流離失所→所向無前→前古未聞→聞風而興
蟒袍玉帶成語相關(guān)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蟒袍玉帶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蟒袍玉帶讀音拼音怎么寫,蟒袍玉帶近義詞、蟒袍玉帶反義詞、蟒袍玉帶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angpaoyuda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