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蠻觸相爭拼音(讀音)】:mán chù xiāng zhēng
【蠻觸相爭近義詞】:蠻爭觸斗、蠻觸之爭 類似成語
【蠻觸相爭反義詞】:一片祥和
【蠻觸相爭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非正義戰爭
蠻觸相爭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蠻觸相爭的意思解釋:
蠻觸:蠻氏、觸氏,《莊子》寓言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。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。 >> 蠻觸相爭的故事
- 蠻觸相爭成語釋義:
蠻觸相爭,成語,典出《莊子集釋》卷八下〈雜篇·則陽〉。傳說古代有一只蝸牛的兩個觸角上有兩個小國,左邊的叫觸氏國,右邊的叫蠻氏國。兩個國家因為爭奪地盤而經常發生戰爭,有時竟伏尸百萬,血流成河,造成民不聊生,怨聲載道,蝸牛因此而喪失觸覺功能。后遂以“蠻觸相爭”等指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。
- 蠻觸相爭出處:
《莊子·則陽》:“有國于蝸之左角者,曰觸氏,有國于蝸之右角者,曰蠻氏。時相與爭地而戰,伏尸數萬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- 蠻觸相爭典故:
- 蠻觸相爭造句:
略觀大體,同盟會固多不直,共和黨亦務詐欺,蠻觸相爭,不離蝸角。(章炳麟《致江西統一黨支部函》一)
- 蠻觸相爭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蠻觸相爭成語繁體:
- 蠻觸相爭成語正音:
- 蠻觸相爭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蠻觸相爭成語結構:
- 主謂式成語
- 蠻觸相爭常用程度:
- 蠻觸相爭類似成語:
【兩虎相爭】: 兩只老虎相互爭斗。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。
【蠻觸之爭】: 蠻:蠻氏;觸:觸氏。《莊子》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,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。
【雞鶩相爭】: 雞鶩:比喻平庸的人。舊指小人互爭名利。
【鷸蚌相爭】: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
- 蠻觸相爭成語接龍:
蠻觸相爭→爭妍斗艷→艷如桃李→李廣難封→封己守殘→殘暴不仁→仁義道德→德輶如毛→毛遂自薦→薦賢舉能→能牙利齒→齒頰掛人→人間天堂→堂皇富麗→麗句清詞→詞約指明→明公正氣→氣壯河山→山長水遠→遠年近日→日引月長→長街短巷→巷尾街頭→頭梢自領→領異標新→新陳代謝→謝館秦樓→樓閣亭臺→臺閣生風→風餐水宿→宿水飡風→風雨無阻→阻山帶河→河奔海聚→聚螢積雪→雪操冰心→心平氣定→定亂扶衰→衰當益壯→壯志未酬→酬功給效→效犬馬力→力均勢敵→敵不可假→假以辭色→色絲虀臼
蠻觸相爭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蠻觸相爭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蠻觸相爭讀音拼音怎么寫,蠻觸相爭近義詞、蠻觸相爭反義詞、蠻觸相爭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manchuxiangzhe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