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禮賢下士拼音(讀音)】:lǐ xián xià shì
【禮賢下士近義詞】:彬彬有禮 類似成語
【禮賢下士反義詞】:居高臨下、盛氣凌人
【禮賢下士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愛惜人才
禮賢下士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禮賢下士的意思解釋:
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,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。 >> 禮賢下士的故事
禮:以禮相待。賢:賢士,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。下:屈己尊人,居于其下。士:舊指有學問的人。對賢者以禮相待,對學者非常尊敬。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重視人才。《舊唐書·李勉傳》:“其在大官,禮賢下士,終始盡心。以名士李巡、張參為判官,卒于幕,三歲之內,每遇宴飲,必設虛位于筵次,陳膳執酹,辭色凄惻,論者美之。”《新唐書·李勉傳》:“其在朝庭,鯁亮廉介,為宗臣表,禮賢下士有始終。”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三年為蜀帥,惠化大行,不事威儀,禮賢接士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二回:“孫將軍虎踞六郡,兵精糧足,又極敬賢禮士,江表英雄,多歸附之。”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八回:“明公以亡國之余,處群雄角力之秋……即效法周公,卑躬下士,猶恐士之不至。”亦作“禮賢接士”、“敬賢禮士”、“卑躬下士”。
- 禮賢下士成語釋義:
禮賢下士是指對賢者以禮相待;對學者非常尊敬,屬于褒義詞。【出自】:《宋書·江夏文獻王義恭傳》:“禮賢下士,圣人垂訓;驕多矜尚,先哲所去。”《新唐書·李勉傳》:“其在朝廷,鯁亮廉介,這宗臣表,禮賢下士有始終,嘗引李巡、張參在幕府。”
- 禮賢下士出處:
《新唐書·李勉傳》:“其在朝廷,鯁亮廉介,這宗臣表,禮賢下士有始終,嘗引李巡、張參在幕府。”
- 禮賢下士典故:
- 禮賢下士造句:
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禮賢下士的大人先生,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。(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回)
- 禮賢下士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禮賢下士成語繁體:
- 禮賢下士
- 禮賢下士成語正音:
- 士,不能讀作“sì”。
- 禮賢下士感情色彩:
- 褒義成語
- 禮賢下士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禮賢下士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禮賢下士類似成語:
【傲賢慢士】: 賢:有才德的人。士:讀書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【養賢納士】: 招養收容有才德的人。
【嫉賢傲士】: 嫉妒和輕慢有才德的人。
【折節下士】: 折節:屈己下人。屈己下人,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。
【折節下謀士】: 折節:屈己下人;下:屈己尊人。屈己下人,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
【招賢下士】: 招:招收;賢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賢士,接納書生。指廣泛網羅人才
- 禮賢下士成語接龍:
禮賢下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饑己溺→溺心滅質→質疑問難→難以置信→信賞必罰→罰一勸百→百年偕老→老僧入定→定國安邦→邦家之光→光陰如箭→箭在弦上→上根大器→器宇軒昂→昂首伸眉→眉飛色悅→悅目娛心→心如木石→石火電光→光明正大→大江南北→北面稱臣→臣心如水→水底納瓜→瓜分豆剖→剖腹藏珠→珠盤玉敦→敦詩說禮→禮讓為國→國爾忘家→家諭戶曉→曉風殘月→月貌花容→容光煥發→發短心長→長久之計→計不反顧→顧名思義→義海恩山→山枯石死→死而無悔→悔讀南華→華屋山丘→丘山之功
禮賢下士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禮賢下士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禮賢下士讀音拼音怎么寫,禮賢下士近義詞、禮賢下士反義詞、禮賢下士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lixianxiash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