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馬識途拼音(讀音)】:lǎo mǎ shí tú
【老馬識途近義詞】:識途老馬、駕輕就熟、輕車熟路 類似成語
【老馬識途反義詞】:不知所以
【老馬識途成語用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年紀(jì)大的人富有經(jīng)驗(yàn)
老馬識途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老馬識途的意思解釋:
老馬認(rèn)識路。比喻有經(jīng)驗(yàn)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。 >> 老馬識途的故事
老馬認(rèn)識走過的路。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(jīng)驗(yàn),熟悉情況。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,春往冬反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,遂得道。”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三回:“這話既承你以我為‘識途老馬’,我卻有無多的幾句話,只恐你不信。”清·黃仲則《立秋后二日》:“老馬識途添病骨,窮猿投樹擇深枝。”茅盾《子夜》第四章:“你也不用發(fā)憂,還有你老子是‘識途老馬’,慢慢地來指撥你罷!”亦作“識途老馬”。
- 老馬識途成語釋義:
- 老馬識途出處:
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
- 老馬識途典故:
出處《韓非子。說林上》管仲、隰(xi)朋從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“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”乃放老馬而隨之,遂得道。釋義“途”路。老馬認(rèn)識道路。比喻有經(jīng)驗(yàn)的人熟悉情況,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。故事公元前663年,齊桓公應(yīng)燕國的要求,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,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。齊軍是春天出征的,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,草木變了樣。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,最后迷了路,再也找不到歸路;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,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里走出山谷。時間一長,軍隊(duì)的給養(yǎng)發(fā)生困難。情況非常危急,再不找到出路,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。管仲思索了好久,有了一個設(shè)想:既然狗離家很遠(yuǎn)也能尋回家去,那么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,也會有認(rèn)識路途的本領(lǐng)。于是他對齊桓公說:“大王,我認(rèn)為老馬有認(rèn)路的本領(lǐng),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(lǐng)路,帶引大軍出山谷。”齊桓公同意試試看。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,解開韁繩,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。也真奇怪,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(jìn)。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、最后終于走出山谷,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。
- 老馬識途造句:
他雖然年高,但老馬識途,還是可以做個顧問的。
- 老馬識途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老馬識途成語繁體:
- 老馬識途
- 老馬識途成語正音:
- 識,不能讀作“zhì”。
- 老馬識途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老馬識途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
- 主謂式成語
- 老馬識途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老馬識途類似成語:
【老馬為駒】: 駕馭老馬像駕馭馬駒一樣。比喻把老人當(dāng)作孩童輕慢對待
【老馬嘶風(fēng)】: 嘶:馬叫。馬老了但雄風(fēng)猶在,鳴叫的聲音還很雄壯
【老馬戀棧】: 戀:留戀。棧:馬棧。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。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。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。
- 老馬識途成語接龍:
老馬識途→途遙日暮→暮夜無知→知足常樂→樂極生悲→悲痛欲絕→絕薪止火→火燒火燎→燎原烈火→火上澆油→油漬麻花→花街柳陌→陌路相逢→逢場作樂→樂此不倦→倦尾赤色→色絲虀臼→臼灶生蛙→蛙鳴鴟叫→叫苦連天→天淵之別→別具只眼→眼跳耳熱→熱心苦口→口燥唇干→干啼濕哭→哭哭啼啼→啼饑號寒→寒蟬凄切→切理會心→心細(xì)于發(fā)→發(fā)縱指示→示貶于褒→褒貶與奪→奪胎換骨→骨鯁在喉→喉長氣短→短中取長→長生不死→死灰槁木→木石心腸→腸肥腦滿→滿打滿算→算盡錙銖→銖兩相稱→稱賢使能
老馬識途成語相關(guān)問題
以上詳細(xì)介紹了老馬識途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老馬識途讀音拼音怎么寫,老馬識途近義詞、老馬識途反義詞、老馬識途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laomashit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