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勞而無功拼音(讀音)】:láo ér wú gōng
【勞而無功近義詞】:水中撈月、枉費心機 類似成語
【勞而無功反義詞】:坐享其成、不勞而獲
【勞而無功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評價一個人做事
勞而無功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勞而無功的意思解釋:
花費了力氣,卻沒有收到成效。 >> 勞而無功的故事
費了力氣卻沒有成效。《管子·形勢篇》:“與不可,強不能,告不知,謂之勞而無功。”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:“求之其本,經旬必得;求之其末,勞而無功。”明·熊大木《楊家將演義》第十五回:“孟良、岳勝,英雄難敵,且部下皆是強徒,俱能廝殺,若與死戰,徒勞無功,不如設計勝之。”亦作“徒勞無功”。
- 勞而無功成語釋義:
花費了力氣,卻沒有收到成效。
- 勞而無功出處:
《管子·形勢篇》:“與不可,強不能,告不知,謂之勞而無功。”
- 勞而無功典故:
孔子作為有名的教育家、社會活動家,極力主張以仁義道德來治理國家,恢復過去周朝的禮制。他認為統治者只要用“仁義”來感化百姓,處理諸侯國之間的關系,恢復禮制,天下就會安定。為此他曾周游列國,向各諸侯國國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,并請他們采納。遺憾的是,他的那些政治主張并不像他的教學見解那樣受人敬佩和歡迎,到處碰壁。孔子的學生顏回便去問魯國一個叫太師金的官吏:“我的老師孔子到處游說,勸人家接受他的主張,可是到處碰壁。這次去衛國,你看情況會怎樣?”大師金搖搖頭說:“我看還是不行。現在戰亂四起,各國國君為爭地盤都在忙于打仗,對你老師的‘仁義道德’那一套非常反感,誰會去聽那些不合時宜的說教呢?如蔡、陳兩國就是如此。如果到衛國去游說,肯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。”太師金又舉例作進二步解釋:“船在水里是最好的運輸工具;車是陸上最好的運輸工具。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陸上來運貨,那是白費力氣,勞而無功。你的老師要去衛國游說,好比是把船弄到陸上去運貨一樣,其結果,必然是勞而無功,可能還會招災惹禍。你們不要忘了去陳國的教訓,那時你們到陳國不是沒人理睬,而且七天弄不到飯吃嗎?”
- 勞而無功造句:
不注意科學,一味地蠻干,結果必定是勞而無功。
- 勞而無功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勞而無功成語繁體:
- 勞而無功
- 勞而無功成語正音:
- 勞,不能讀作“lāo”。
- 勞而無功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勞而無功成語結構:
- 緊縮式成語
- 勞而無功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勞而無功類似成語:
【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】: 信:信用;其:那;可:可以,行。一個人不講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。
【勇而無謀】: 謀:計謀。雖然勇敢,但沒有智謀。
【聽而無聞,視而無見】: 視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視,睜著眼卻沒看見。也指不理睬,看見了當作沒看見,聽到了當作沒聽見
【大而無當】: 當:底。雖然大,卻無底。原指大得無邊際。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、不合用。
【富而無驕】: 驕:驕傲。雖已富有但不驕傲
【徒勞無功】: 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成效。
- 勞而無功成語接龍:
勞而無功→功高望重→重床迭屋→屋如七星→星火燎原→原來如此→此起彼伏→伏牛乘馬→馬瘦毛長→長轡遠馭→馭鳳驂鶴→鶴困雞羣→羣蟻潰堤→堤潰蟻孔→孔席墨突→突梯滑稽→稽古振今→今非昔比→比屋可封→封刀掛劍→劍及履及→及溺呼船→船堅炮利→利析秋毫→毫無遜色→色膽如天→天付良緣→緣文生義→義正辭嚴→嚴陣以待→待賈而沽→沽名干譽→譽不絕口→口如懸河→河涸海干→干脆利落→落葉知秋→秋風落葉→葉散冰離→離世遁上→上嫚下暴→暴雨如注→注玄尚白→白蟻爭穴→穴居野處→處之泰然
勞而無功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勞而無功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勞而無功讀音拼音怎么寫,勞而無功近義詞、勞而無功反義詞、勞而無功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laoerwugo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