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狼狽不堪拼音(讀音)】:láng bèi bù kān
【狼狽不堪近義詞】:驚慌失措、手足無措 類似成語
【狼狽不堪反義詞】:從容不迫
【狼狽不堪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人的窘態
狼狽不堪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狼狽不堪的意思解釋:
困頓、窘迫得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。 >> 狼狽不堪的故事
狼狽:傳說狼和狽是同類的野獸,狽前腿極短,必須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。所以用“狼狽”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。不堪:不能忍受,表示程度深。比喻處境非常艱難、窘迫,或倒霉的事連接不斷,無法應付。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十七回:“那提調狼狽不堪,到了岸上,見了欽差,回完了話,正要訴苦,才提到‘海航管帶’四個字,被欽差拍著桌子,狗血噴頭的一頓大罵。”馮玉祥《我的生命》第八章:“大隊經過高碑店到達定縣時,已經午后四點鐘,每個人都拖泥帶水,狼狽不堪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張順狼狽不堪,抱滿了一大堆東西。”
- 狼狽不堪成語釋義:
困頓、窘迫得不能忍受。形容疲憊、窘迫的樣子。多做貶義,這個成語來源于李密《陳情表》,臣進退之難,實為狼狽。“狼狽不堪”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環境十分艱難,進退不能之狀。
- 狼狽不堪出處:
《三國志·蜀志·馬超傳》:“寬、衢閉冀城門,超不得入。進退狼狽,乃奔漢中依張魯。”
- 狼狽不堪典故:
晉朝時,武陵人李密品德、文才都很好,在當時頗享盛名。晉朝皇帝司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,便想召他做官,但幾次都被拒絕了。
原來,李密很小就沒有了父親,4歲時母親被迫改嫁,他從小跟自己的祖母劉氏生活。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長大,也是祖母供他讀書的。因此,李密與祖母感情非常深厚,他不忍心丟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。
最后,李密給司馬炎寫了一封信,表明自己的態度。信中說:“我出生6個月時便沒有父親,4歲時母親被舅舅逼著改嫁,祖母劉氏看我可憐,便撫養我長大。我家中沒有兄弟,祖母也沒有其他人可以照顧她。祖母一人歷盡艱辛把我養大,如今她年老了,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過殘年。可是我不出去做官,又違背了您的旨意,我現在的處境真是進退兩難呀!”
- 狼狽不堪造句:
掌聲如翻騰的怒海洶涌的撲向臺上去,弄得這些丑類面紅耳赤,狼狽不堪。(劉白羽《雷電頌——懷念郭沫若同志》)
- 狼狽不堪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狼狽不堪成語繁體:
- 狼狽不堪
- 狼狽不堪成語正音:
- 堪,不能讀作“shèn”。
- 狼狽不堪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狼狽不堪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狼狽不堪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狼狽不堪類似成語:
【狼狽萬狀】: 狼狽:窘迫的樣子;萬狀:多種樣子。形容極其困頓、窘迫。
【狼狽為奸】: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。
【狼狽周章】: 指倉皇驚恐。
【狼藉不堪】: 形容亂七八糟;雜亂不堪;
【疲乏不堪】: 不堪: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疲乏
【疲憊不堪】: 疲憊:極度疲乏;不堪: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疲乏。
- 狼狽不堪成語接龍:
狼狽不堪→堪以告慰→慰情勝無→無微不至→至理名言→言傳身教→教一識百→百折不摧→摧堅獲丑→丑聲遠播→播土揚塵→塵羹涂飯→飯囊衣架→架海金梁→梁孟相敬→敬若神明→明搶暗偷→偷偷摸摸→摸頭不著→著書立說→說短論長→長林豐草→草船借箭→箭拔弩張→張冠李戴→戴罪立功→功成弗居→居安資深→深山長谷→谷馬礪兵→兵不厭詐→詐敗佯輸→輸心服意→意氣自若→若存若亡→亡羊之嘆→嘆老嗟卑→卑身屈體→體貼入妙→妙趣橫生→生張熟魏→魏顆結草→草木皆兵→兵精糧足→足高氣揚→揚名四海
狼狽不堪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狼狽不堪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狼狽不堪讀音拼音怎么寫,狼狽不堪近義詞、狼狽不堪反義詞、狼狽不堪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langbeibuka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