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兼收并蓄拼音(讀音)】:jiān shōu bìng xù
【兼收并蓄近義詞】:兼容并包、兼而有之 類似成語
【兼收并蓄反義詞】:不可兼得
【兼收并蓄成語用法】: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、狀語;指把不同性質東西收存起
兼收并蓄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兼收并蓄的意思解釋:
把不同內容、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,保存起來。
兼收:多方面吸收。并蓄:一并保存。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來。指吸收、招攏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。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宋·朱熹《己酉擬上封事》:“小人進則君子必退,君子親則小人必疏,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。”章炳麟《華國月刊發刊詞》:“凡七略所錄,分科所肄,以及藝術之微,稗官之說,靡不兼收并容。”郭沫若《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》:“這樣便能夠兼包并蓄,以成其大。”亦作“兼包并蓄”、“兼收并容”、“俱收并蓄”。
- 兼收并蓄成語釋義:
收:收羅;蓄:儲藏,容納。把不同內容、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,保存起來。
- 兼收并蓄出處:
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- 兼收并蓄典故:
- 兼收并蓄造句:
對古代文化遺產,要批判地繼承,不能兼收并蓄。
- 兼收并蓄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兼收并蓄成語繁體:
- 兼収並蓄
- 兼收并蓄成語正音:
- 兼,不能讀作“qiān”。
- 兼收并蓄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兼收并蓄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兼收并蓄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兼收并蓄類似成語:
【俱收并蓄】: 把各種不同的東西一同吸收進來,保存起來。
【兼包并容】: 把各個方面全都容納包括進來。同“兼容并包”。
【兼包并畜】: 把不同內容、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,保存起來。同“兼收并蓄”。
【兼容并包】: 把各個方面全都容納包括進來。
【兼容并蓄】: 把不同內容、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,保存起來。同“兼收并蓄”。
【兼收博采】: 猶兼收并采。廣泛收羅采用。
- 兼收并蓄成語接龍:
兼收并蓄→蓄精養鋭→鋭挫望絶→絶無僅有→有識之士→士死知己→己溺己饑→饑飡渴飲→飲冰內熱→熱氣騰騰→騰聲飛實→實心實意→意氣自若→若敖之鬼→鬼咤狼嚎→嚎天動地→地主之誼→誼切苔岑→岑樓齊末→末大必折→折沖厭難→難舍難分→分毫不差→差強人意→意滿志得→得不償失→失魂喪膽→膽小如豆→豆萁燃豆→豆萁相煎→煎膠續弦→弦外之音→音容宛在→在此一舉→舉止不凡→凡夫肉眼→眼中拔釘→釘嘴鐵舌→舌敝唇枯→枯朽之余→余子碌碌→碌碌無能→能者多勞→勞身焦思→思睿觀通→通儒碩學
兼收并蓄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兼收并蓄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兼收并蓄讀音拼音怎么寫,兼收并蓄近義詞、兼收并蓄反義詞、兼收并蓄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jianshoubingx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