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山景行拼音(讀音)】:gāo shān jǐng xíng
【高山景行近義詞】:無 類似成語
【高山景行反義詞】:無
【高山景行成語用法】:無
高山景行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高山景行的意思解釋:
高山:比喻道德崇高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。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景行:大道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比喻崇高的德行。《詩經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意為品德像高山一樣崇高的人,就會有人敬仰;行為光明正大的人,就會有人效仿他。《管子· 九守》:“高山仰之,不可極也。”三國·魏· 曹丕《與鐘大理書》:“側聞斯語,未睹厥狀,雖德非君子,義無詩人,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”宋·朱熹《朱文公文集·二·示諸同志》:“深慚未聞道,折衷非所寧。眷焉撫流光,中夜嘆以驚。高山徒仰止,遠道何由征。”元·熊禾《勿軒文集》六附李德臣《鰲峰書院舍萊禮成》:“關河落落文在茲,景行高山端可企。”清·閻爾梅《白耷山人詩集·八·陶靖節墓四首(其二)》:“仰止高山何處是,一壺村酒滴荒阡。”亦作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、“高山仰之”、“高山仰止”、“景行高山”、“仰止高山”。
- 高山景行成語釋義:
高山景行:高山:比喻道德崇高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指值得效仿的崇高德行。例子:雖德非君子,義無詩人,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(三國·魏·曹丕《與鐘大理書》)
- 高山景行出處:
《詩經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- 高山景行典故:
- 高山景行造句:
- 1、只要一想起他,一種對高山景行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。
- 2、幾位前輩高山景行,晚輩敬佩!恰座上虛席,可否細細一敘?
- 3、真正令人心折的,卻是高山景行般的品行!“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,李師兄所用之劍正是曾經名動一時的降魔劍吧?
- 4、這位老先生具有高山景行的品格,受到了人們的尊敬。
- 5、志愿軍給羅盛教追記特等功,表彰高山景行的崇高精神。
- 6、方志敏同志寧死不屈,表現出高山景行的革命氣節。
- 7、我們要學習他為人民服務的高山景行精神。
- 8、少先隊員舉起右手,向國旗致以高山景行的敬禮。
- 9、人民英雄的高山景行品質受到了人們的敬仰。
- 10、然而,真正令人心折的,卻是高山景行般的品行!“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,李師兄所用之劍正是曾經名動一時的降魔劍吧?”。
- 11、開元初,擢為太府少卿,生性藹然可親高山景行,為官期間可謂枵腹從公,披心瀝血,飲馬投錢,燮理陰陽。
- 12、每當這場戲演到高山景行時,陳醫生不顧個人生命安危,口對口吸一個患有烈性傳染病白喉患者分泌物時,這壯舉場面令人震憾。
- 13、其尚致知以窮其理,力行以履其事,窮則淑諸身以及其族,達則淑諸時以其人,庶乎不負故家喬木之稱,而實盡乎高山景行之道也!
- 高山景行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高山景行成語繁體:
- 高山景行成語正音:
- 高山景行感情色彩:
- 褒義成語
- 高山景行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高山景行常用程度:
- 高山景行類似成語:
【高世之行】: 高世:超出世人;行:行為。超出世俗的行為
【高山仰之】: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
【高山仰止】: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
【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】: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
【高山低頭,河水讓路】: 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,改造社會的無窮力量
【高山大野】: 高峻的山巒,廣闊的原野
- 高山景行成語接龍:
高山景行→行號臥泣→泣數行下→下阪走丸→丸泥封關→關門閉戶→戶告人曉→曉以利害→害人不淺→淺嘗輒止→止于至善→善文能武→武爵武任→任人唯親→親疏貴賤→賤入貴出→出言有章→章父薦屨→屨及劍及→及笄年華→華冠麗服→服牛乘馬→馬上看花→花朝月夜→夜郎自大→大辯若訥→訥言敏行→行成于思→思潮起伏→伏虎降龍→龍姿鳳采→采椽不斫→斫琱為樸→樸訥誠篤→篤志好學→學富才高→高人一等→等夷之心→心領神會→會者不忙→忙中有失→失魂喪魄→魄散魂飛→飛鸞翔鳳→鳳舞鸞歌→歌聲繞梁
高山景行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高山景行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高山景行讀音拼音怎么寫,高山景行近義詞、高山景行反義詞、高山景行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gaoshanjingxi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