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肝腦涂地拼音(讀音)】:gān nǎo tú dì
【肝腦涂地近義詞】:馬革裹尸、粉身碎骨 類似成語
【肝腦涂地反義詞】:心花怒放、喜氣洋洋
【肝腦涂地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很忠心
肝腦涂地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肝腦涂地的意思解釋:
涂地:涂抹在地上。形容慘死。也形容竭盡忠誠,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。 >> 肝腦涂地的故事
涂:沾染,涂抹。①肝膽腦漿涂濺一地。形容人的慘死。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“(張儀謂燕王曰)廚人進斟羹,因反斗而擊之,代王腦涂地。”《呂氏春秋·孝行覽·長攻》:“代君至酒酣,反斗而擊之,一成腦涂地。”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今楚漢分爭,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涂地,父子暴骸骨于中野,不可勝數。”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(通曰)今劉、項分爭,使人肝腦涂地,流離中野,不可勝數。”②比喻竭盡忠誠,不惜犧牲生命。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武父子亡功德,皆為陛下所成就,位列將,爵通侯,兄弟親近,常愿肝腦涂地。”漢·劉向《說苑·六·復恩·一〇節》:“臣終不敢以蔭蔽之德,而不顯報王也。常愿肝腦涂地,用頸血濺敵久矣。”亦作“肝膽涂地”。
- 肝腦涂地成語釋義:
出自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大戰七十;小戰四十;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;父子暴骨中野。”形容慘死,也形容竭盡忠誠,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。
- 肝腦涂地出處:
《史記·劉敬書孫通列傳》:“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。”
- 肝腦涂地典故:
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,平定中原后,就和群臣商議建都一事。由于群臣們都是華山以東的人士,都說:“周朝建都洛陽,世祚(zuò)傳了數百年;秦朝建都咸陽,傳位不過二代就亡了,所以應建都洛陽。”漢高祖猶豫不定。
漢高祖五年,劉邦巡幸洛陽,有個叫婁敬的人,請求晉見皇上。婁敬問皇上:“陛下想建都洛陽,難道是想和周朝較量興隆的盛況嗎?”皇上說:“不錯。”婁敬說:“陛下獲取天下和周朝不同。周武王的祖先積德行善幾十年,人們愿意跟隨他,沒有經過多少殺戮,便取得了天下。陛下從豐沛起事,統兵三千,經歷無數戰斗而席卷蜀漢地區,平定三秦,又和項羽抗衡決戰中原。就拿成皋孤城之爭來說,經歷大戰七十、小戰四十,讓天下無辜百姓肝腦涂地,尸滿遍野,哭泣之聲不絕于耳。那些受創傷的人還沒有復原,你就想和西周較量興隆盛世,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能這樣做啊!”,漢高祖終于采納婁敬的建議,取消了建都洛陽的念頭,并賜婁敬為劉姓,故史稱之為劉敬。
- 肝腦涂地造句:
今得相隨,大稱平生,雖肝腦涂地,無恨矣。(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八回)
- 肝腦涂地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肝腦涂地成語繁體:
- 肝腦涂地
- 肝腦涂地成語正音:
- 地,不能讀作“de”。
- 肝腦涂地感情色彩:
- 褒義成語
- 肝腦涂地成語結構:
- 主謂式成語
- 肝腦涂地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肝腦涂地類似成語:
【一亂涂地】: 形容亂到不可收拾。
【一敗涂地】: 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【壹敗涂地】: 指徹底失敗,不可收拾。
【死敗涂地】: 指慘敗而死傷嚴重的景象。
【生靈涂地】: 生靈:百姓;涂:泥沼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【肝心涂地】: 猶言肝腦涂地。形容竭盡忠誠,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
- 肝腦涂地成語接龍:
肝腦涂地→地主之儀→儀表堂堂→堂皇富麗→麗句清詞→詞窮理絶→絶后光前→前街后巷→巷尾街頭→頭昏眼暗→暗弱無斷→斷縑零璧→璧坐璣馳→馳志伊吾→吾誰與歸→歸正守丘→丘山之功→功高不賞→賞立誅必→必不撓北→北郭先生→生拉活扯→扯篷拉纖→纖毫無犯→犯言直諫→諫尸謗屠→屠所牛羊→羊腸九曲→曲突移薪→薪桂米珠→珠圓玉潔→潔清自矢→矢忠不二→二豎為虐→虐老獸心→心浮氣躁→躁人之死→死得其所→所向無敵→敵國外患→患難與共→共貫同條→條三窩四→四沖八達→達士通人→人言嘖嘖
肝腦涂地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肝腦涂地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肝腦涂地讀音拼音怎么寫,肝腦涂地近義詞、肝腦涂地反義詞、肝腦涂地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gannaotud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