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動輒得咎拼音(讀音)】:dòng zhé dé jiù
【動輒得咎近義詞】:跋前躓后 類似成語
【動輒得咎反義詞】:八面圓通
【動輒得咎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做事往往獲罪
動輒得咎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動輒得咎的意思解釋:
輒:即;咎:過失,罪責。動不動就受到指摘或責難。 >> 動輒得咎的故事
輒:就。咎:怪罪。動不動就獲罪或遭到責備、處罰。形容處境艱難,常常被人無端責備。唐·韓愈《勸學解》:“跋前躓后,動輒得咎。”宋·歐陽修《與晏相公殊書》:“孤拙之心,易危而多畏,動常得咎,舉輒累人。”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十八回:“小廝因動輒得咎,只得說道:‘請問主人,前行也不好,后隨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樣才好呢?’”《清史稿·徐繼畬傳》:“嘗見各直省州縣有蒞任不及一年,而罰俸至數年十數年者,左牽右掣,動輒得咎?!币嘧鳌皠映5镁獭?,“動輒見咎”。
- 動輒得咎成語釋義:
- 動輒得咎出處:
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跋前躓后,動輒得咎?!?/p>
- 動輒得咎典故:
- 動輒得咎造句:
小廝因動輒得咎,只得說道:“請問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隨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樣才好呢?”(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十八回)
- 動輒得咎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動輒得咎成語繁體:
- 動輒得咎
- 動輒得咎成語正音:
- 輒,不能讀作“chē”。
- 動輒得咎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動輒得咎成語結構:
- 偏正式成語
- 動輒得咎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動輒得咎類似成語:
【一榻胡涂】: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同“一塌糊涂”。
【萬般無奈】: 萬般:極其,非常。實在無可奈何
【不徇私情】: 徇:曲從。不曲從私人交情。指為人公正,秉公處事。
【以售其伎】: 售:推銷,推行;伎:伎倆。用來推行他的奸計
【優游涵泳】: 指從容求索,深入體會。
【十室容賢】: 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賢人。
- 動輒得咎成語接龍:
動輒得咎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動輒得咎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動輒得咎讀音拼音怎么寫,動輒得咎近義詞、動輒得咎反義詞、動輒得咎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dongzhedeji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