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盜鈴掩耳拼音(讀音)】:dào líng yǎn ěr
【盜鈴掩耳近義詞】:掩耳盜鈴 類似成語
【盜鈴掩耳反義詞】:無
【盜鈴掩耳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自欺欺人
盜鈴掩耳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盜鈴掩耳的意思解釋:
比喻自己欺騙自己。同“盜鐘掩耳”。
- 盜鈴掩耳成語釋義:
- 盜鈴掩耳出處:
清·傷時子《蒼鷹擊·戕藩》:“你看他盜鈴掩耳欺天下,賣國甘心作帝皇,有甚商量。”
- 盜鈴掩耳典故:
- 盜鈴掩耳造句:
無
- 盜鈴掩耳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盜鈴掩耳成語繁體:
- 盜鈴掩耳
- 盜鈴掩耳成語正音:
- 盜鈴掩耳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盜鈴掩耳成語結構:
- 聯合式成語
- 盜鈴掩耳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盜鈴掩耳類似成語:
【盜鐘掩耳】: 盜:盜竊;鐘:古代一種樂器。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【盜鍾掩耳】: 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鍾況然有音,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(掩)其耳。”后以“盜鍾掩耳”比喻自己欺騙自己。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公平》:“爲之而欲人不知,言之而欲人不聞,此猶捕雀而掩目,盜鍾而掩耳者,只以取誚,將何益乎?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十:“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,鬼神已知而云不知,是盜鍾掩耳之智也。”亦省作“ 盜鍾 ”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勸進今上箋》:“惑甚盜鍾,功疑不賞,皇天后土,不勝其酷。”
【竊鐘掩耳】: 掩耳:捂住耳朵。捂住耳朵偷鐘。比喻自欺欺人
【竊鍾掩耳】: 亦作“ 竊鐘掩耳 ”。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,不可負。以椎毀之,鍾況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后因以喻自欺欺人。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亦猶竊鐘掩耳,以衆人爲不聞;鋭意盜金,謂市中爲莫覩。”《通志·總序》:“後世衆手修書,道傍築室;掠人之文,竊鍾掩耳。”參見“ 掩耳盜鐘 ”。
- 盜鈴掩耳成語接龍:
盜鈴掩耳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盜鈴掩耳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盜鈴掩耳讀音拼音怎么寫,盜鈴掩耳近義詞、盜鈴掩耳反義詞、盜鈴掩耳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daolingyaner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