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乘人之危拼音(讀音)】:chéng rén zhī wēi
【乘人之危近義詞】:落井下石、乘虛而入 類似成語
【乘人之危反義詞】:雪中送炭、濟困扶危
【乘人之危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同“趁人之危”
乘人之危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乘人之危的意思解釋:
乘人家危難的時候去威脅損害。 >> 乘人之危的故事
乘:趁。危:危險,災難。趁人遭遇危難的時候去要挾、侵害對方。《后漢書·蓋勛傳》:“涼州刺史梁鵠畏懼貴戚,欲殺和以免其負,乃訪之于勛。勛素與正和有仇,或勸勛可因此報隙。勛曰:‘不可。謀事殺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’”宋·李覯《國用第九》:“買賤賣貴,乘人之急,必劫倍蓰之利者,大賈蓄家之幸也。”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神女》第十回:“女怒曰:‘子誠敝人也!不念疇昔之義,而欲乘人之厄,予過矣,予過矣!’”亦作“乘人之厄”、“乘人之急”。
- 乘人之危成語釋義:
乘人之危,指在別人遇到危難的時候去威脅損害。出自《后漢書·蓋勛傳》。
- 乘人之危出處:
《后漢書·蓋勛傳》:“謀事殺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- 乘人之危典故:
東漢時,蓋勛因為人正直,很有才干,被舉為孝廉,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——長史。蓋勛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(hu)管轄,而梁鵠又是蓋勛的朋友。
當時,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,干盡了壞事,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,又敢怒不敢言。但是,梁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,敢于碰硬,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。
不料,梁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,連罪自己,焦慮不安。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,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,于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究竟該怎么辦。
也正巧,蓋勛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。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,并且建議他乘此機會,勸刺史殺了蘇正和,來個公報私仇。蓋勛聽了斷然拒絕說:“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,是不忠的表現;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,是不仁的行為。”,之后,梁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。蓋勛打比方規勸梁鵠說:“喂養鷹鳶(yuan),要使它兇猛,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。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,您卻想把它殺掉。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么用呢?”
- 乘人之危造句:
那種乘人之危,大發橫財的人,是缺德的人。
- 乘人之危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乘人之危成語繁體:
- 乗人之危
- 乘人之危成語正音:
- 乘,不能讀作“chènɡ”。
- 乘人之危感情色彩:
- 貶義成語
- 乘人之危成語結構:
- 動賓式成語
- 乘人之危常用程度:
- 常用成語
- 乘人之危類似成語:
【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】: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。
【一人之交】: 親密得象一個人。形容交情深。
【萬人之敵】: 敵:對抗。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。也指善于統帥軍隊以抵御強敵。亦作“萬人敵”。
【乘人不備】: 乘:趁著。趁著別人沒有防備干某事
【人人自危】: 每個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,有危險。
【倒懸之危】: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
- 乘人之危成語接龍:
乘人之危→危如累卵→卵石不敵→敵國通舟→舟中敵國→國計民生→生生世世→世異時移→移商換羽→羽翼既成→成敗得失→失張冒勢→勢如劈竹→竹籬茅舍→舍己從人→人滿為患→患難夫妻→妻兒老少→少條失教→教一識百→百務具舉→舉直錯枉→枉費心計→計窮慮極→極惡不赦→赦事誅意→意氣風發→發擿奸伏→伏地圣人→人財兩失→失時落勢→勢不兩立→立此存照→照功行賞→賞一勸百→百萬雄師→師老兵破→破涕為笑→笑不可支→支手舞腳→腳高步低→低頭哈腰→腰金衣紫→紫綬金章→章句小儒→儒雅風流
乘人之危成語相關問題
以上詳細介紹了乘人之危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乘人之危讀音拼音怎么寫,乘人之危近義詞、乘人之危反義詞、乘人之危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站發布,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chengrenzhiwe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