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扯鼓奪旗拼音(讀音)】:chě gǔ duó qí
【扯鼓奪旗近義詞】:斬將搴旗 類似成語
【扯鼓奪旗反義詞】:門可羅雀
【扯鼓奪旗成語用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勇敢
扯鼓奪旗的意思解釋、造句、出處典故、成語接龍
- 扯鼓奪旗的意思解釋:
形容作戰(zhàn)勇敢。
遺:丟失的東西。東西丟失在路上沒有人拾為己有,夜里不關(guān)門也沒有人來偷東西。古時多用來形容民風(fēng)淳厚,對統(tǒng)治者的政績加以頌揚(yáng)。現(xiàn)用以形容社會風(fēng)尚和道德良好。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治人策六》:“故唐、虞之政,利人相逢,用天之時,分地之利,以豫兇年,秋有余糧,以給不足,天下遍財,路不拾遺,民無去就。”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政事林》:“郭尚書元振,在涼州五年,令行禁止,牛羊被野,路不拾遺。”《水滸》第一回:“那時天下太平,五谷豐登,萬民樂業(yè),路不拾遺,戶不夜閉。”亦作“路不拾遺”。
- 扯鼓奪旗成語釋義:
形容作戰(zhàn)勇敢。
- 扯鼓奪旗出處:
元·鄭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統(tǒng)雄兵劈面相持,驅(qū)貔虎扯鼓奪旗。”
- 扯鼓奪旗典故:
- 扯鼓奪旗造句:
扯鼓奪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飛。★元·高文秀《襄陽會》第三折
- 扯鼓奪旗成語形式:
- ABCD式的成語
- 扯鼓奪旗成語繁體:
- 撦皷奪旗
- 扯鼓奪旗成語正音:
- 扯鼓奪旗感情色彩:
- 中性成語
- 扯鼓奪旗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
- 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扯鼓奪旗常用程度:
- 一般成語
- 扯鼓奪旗類似成語:
【臥鼓偃旗】: 臥鼓:停止敲鼓;偃旗:放倒旗子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隱蔽行軍,不暴露目標(biāo)
【扯順風(fēng)旗】: 形容隨風(fēng)擺動,順勢迎合,奉承別人。
【撦鼓奪旗】: 形容作戰(zhàn)勇敢。 元 鄭光祖 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統(tǒng)雄兵劈面相持,驅(qū)貔虎撦鼓奪旗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親傳將令逞威風(fēng),撦鼓奪旗有誰同。” 元 高文秀 《襄陽會》第三折:“撦鼓奪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飛。”
【斬將奪旗】: 砍殺敵將,拔取敵旗。形容勇猛善戰(zhàn)。同“斬將搴旗”。
- 扯鼓奪旗成語接龍:
扯鼓奪旗→旗幟鮮明→明目達(dá)聰→聰明才智→智勇兼全→全盤托出→出乖弄丑→丑態(tài)百出→出生入死→死聲活氣→氣滿志得→得尺得寸→寸步不離→離鸞別鳳→鳳翥鵬翔→翔鸞翥鳳→鳳舞鸞歌→歌功頌德→德勝頭回→回春妙手→手無寸刃→刃迎縷解→解衣卸甲→甲第連云→云擾幅裂→裂土分茅→茅室蓬戶→戶告人曉→曉以大義→義薄云天→天之僇民→民膏民脂→脂膏莫潤→潤屋潤身→身外之物→物極則反→反裘負(fù)芻→芻蕘之見→見微知著→著書立說→說親道熱→熱心苦口→口出大言→言笑自若→若明若暗→暗室逢燈
扯鼓奪旗成語相關(guān)問題
以上詳細(xì)介紹了扯鼓奪旗成語是什么意思解釋、扯鼓奪旗讀音拼音怎么寫,扯鼓奪旗近義詞、扯鼓奪旗反義詞、扯鼓奪旗成語用法等等。
本文由華胄成語詞典網(wǎng)站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hcxtech.com/p/cheguduoqi1.html